閻紀宇專欄:她是美國女籃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為何遭到俄羅斯囚禁?

美國女子職籃WNBA名將葛蘭納(Brittney Griner)(AP)

今年6月18日,葛蘭納(Brittney Griner)與妻子雪瑞兒(Cherelle Griner)渡過了一個悲慘的結婚紀念日。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oscow)的監獄中,葛蘭納試著打電話給6000公里外、遠在美國鳳凰城(Phoenix)苦等的妻子。那天是她們結婚4周年紀念日,她打了11次,電話始終沒能接通。

葛蘭納現年31歲、正值運動生涯顛峰,是美國女子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她拿過一次NCAA冠軍、一次WNBA冠軍、兩次FIBA世界盃冠軍、兩次奧運(里約熱內盧與東京)冠軍,外加7度入選WNBA全明星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美國與俄羅斯關係惡化到冷戰落幕後的最低點,而葛蘭納陰錯陽差淪為這場戰爭的受害者。

她的遭遇也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體育從來不只歸體育,政治從來不只歸政治。

不過,18日那天的電話烏龍事件,倒是不能怪到克里姆林宮頭上。

當天是星期六,原本預定負責轉接電話的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人員顯然沒上班,葛蘭納聽到的可能是「現在是下班時間,請等上班時間再來電」。超級強權的天下第一部,竟也會犯下如此難堪、離譜的「後勤業務錯誤」,而美國國務院也已經認錯道歉,目前正另行安排。

折翼的候鳥

葛蘭納是美國女子職籃(WNBA)勁旅鳳凰城水星隊(Phoenix Mercury)的當家中鋒,但她和許多美國女籃好手一樣,都是「候鳥」。

每年冬、春WNBA休兵之際,葛蘭納會到俄羅斯女子職籃(WPBL)當「傭兵」,甚至還打過中國女籃的浙江稠州金牛隊。過去8年,她在俄羅斯效力「烏拉礦冶公司葉卡捷琳堡隊」(UMMC Ekaterinburg),每季進帳超過100萬美元,是她WNBA薪資的4倍有餘,也幫這支俄羅斯球隊連續7年捧回WPBL冠軍盃。

今年1月底,俄羅斯女子職籃的上一個球季落幕。照理說,「候鳥」葛蘭納應該會從天寒地凍的俄羅斯飛回陽光普照的鳳凰城,但她卻失蹤了。

3月6日,消息傳來,葛蘭納已經遭到俄羅斯當局逮捕,罪名是「走私毒品」。

2022年,美國女子職籃WNBA名將葛蘭納(Brittney Griner)在俄羅斯出庭(AP)
2022年,美國女子職籃WNBA名將葛蘭納(Brittney Griner)在俄羅斯出庭(AP)

2月17日,葛蘭納從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國際機場(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離境時,被查到行李中電子煙的煙彈裡有「大麻油」——換言之,葛蘭納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的前七天被捕,並被控最重刑度長達10年有期徒刑的罪名。

當然,葛蘭納也許無罪、也許真的做錯了什麼。但,今日的俄羅斯絕不是什麼「民主法治國家」。

看看其反對派領導人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遭遇就不難理解。吾人有充分的理由質疑:葛蘭納淪為俄羅斯的籌碼、兩大強權角力的犧牲品,甚至可形容為「人質」或另一種意義的「政治犯」。

從球員到人質,從運動場到大國競技場

華府一開始試圖檯面下解決此事,WNBA與葛蘭納的親友也低調配合,但「策略性沉默」顯然不得要領。 (相關報導: 如何對抗國家機器的「凌遲」?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親身示範 更多文章

5月初,國務院正式宣布葛蘭納遭到俄方「不當拘留」(wrongfully detained),全案移交人質事務總統特使卡斯騰斯(Roger D. Carstens),人質談判經驗老到、「業績」不俗的美國外交界耆宿理查森(Bill Richardson),也以民間人士身分加入斡旋的行列,營救行動可望加大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