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漁港造林遭質疑 中市農業局:無關百萬植樹績效

台中大甲區松柏漁港北堤旁造林計畫遭議員質疑,中市府農業局解釋,純粹為改善大安溪揚塵問題,且植栽存活率已達9成以上。(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為改善台中大甲區大安溪出海口揚塵問題,台中市政府上月在當地的松柏漁港海岸新生地進行植樹造林,卻遭質疑,百萬植樹計畫根本是「砍樹再種樹為拚績效」。台中市府解釋,該處原本只是雜林,自然生長之下高低不規則,整體規畫種植,才有防風與防淤功效,與績效無關。

未移任何樹 全數原地保留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今年植樹節期間,在大甲區松柏漁港北堤旁共同舉辦植樹活動,有議員質疑,將原現地樹木移除後再重種,農業局澄清並非事實,市府此次造林採全數原地保留方式進行,絕無先砍樹再植樹的情形;未來會持續造林,營造當地良好的海岸防風林。

農業局表示,上月在松柏漁港北堤旁舉辦的植樹活動,共種植3,000株,面積0.6公頃,以木麻黃、黃槿及水黃皮為主,均屬台灣原生喬木樹種;原地周邊的黃槿等既有樹木,也都全數原地保留。

農業局指出,為擴大海岸造林成效,近期農業局將持續在松柏漁港北堤周邊土地0.7公頃進行造林工作,加上植樹節活動已造林面積,合計1.3公頃。 (相關報導: 你也懂植樹?神學士領袖竟呼籲聖戰士「植樹造林、美化地球」 更多文章

另為確認植樹節活動造林存活情形,農業局12日已現地勘查,檢測結果植栽存活率達90%以上,未來將持續進行造林撫育工作,包括定期除草、澆灌水及缺株補植等維護管理作業,以營造良好的海岸防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