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與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共同舉辦,並與國立臺灣大學金融科技研究社協辦的第六次「數位創新沙龍座談小聚」在日前5月27日於世新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行。此次活動邀請到STARBIT暨Jcard執行長鄧萬偉,以「護國神山和NFT」為題,分享了許多有關IC產業及NFT數位商品應用發展的趨勢。
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游尚儒理事長認為,半導體IC製造是支撐元宇宙的技術基石,台灣上中下游的協力為我們提供高效能且精準的半導體產品。我們現在正見證一個新世界的形成—元宇宙,虛實整合的可能性正在被探索並實現,而NFT數位商品交換平台的出現,使我們可以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創造和交換價值。我們更期待不久的將來NFT技術可發展出更多元的社會應用面的價值,友善包容各族群進入元宇宙的新世界。
講座中,講師用自身經驗說明在半導體IC製造和晶圓代工上下游產業已成熟的台灣,在製造與封裝測試市場的全球市佔率超過了50%,打下堅實的科技產業基礎。然而,台灣不僅在傳統科技產業表現出色,最近在全球熱門的元宇宙與NFT(非同質化代幣)領域,也開始有重要的布局與實踐。
大型數位商品交換平台Jcard,兩年來累積了豐富的數位內容,並透過區塊鏈分散式儲存技術為NFT基礎,致力使於用保證數位商品的真實性。近年來,隨著數位商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期望能透過投資數位商品獲取豐厚的回報,然而,Jcard堅信內容為王,不管科技如何變革,有真正價值的內容才是最終不會被取代的部份。
鄧萬偉講師也進一步說明,一種新的概念正在備受期待,那就是利用NFT技術在文史館製作文物,進一步將其充填至元宇宙中,打造一種全新的文史館體驗。此外,數位商品最具優勢的數位分享能力可以在社群中產生強大的社交效應。
當然,NFT與著作權之間的交集也引發了許多討論。NFT與某些數位商品已被看作是活動通關工具,透過生成一次性的QRCode,實現新型的活動管理方式。
最初,NFT被用於藝術品收藏,然而,其潛力遠不止於此,數位商品在未來一定能賦予更多的功能,例如可轉讓的權益、會員卡、名片、兌換券等,甚至能夠進行證券化供掛單交易,開創一種全新的投資模式。 (相關報導: 可愛系神明「godpod」放視大賞將空投粉絲大驚喜 NFT 平台 akaSwap 技術力支援 | 更多文章 )
資訊科技的崛起已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更多的可能性仍在等待我們去探索,期待在科技與內容的融合中,為未來繼續打造出更多價值。未來講座資訊將發表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Facebook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