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Falabidbog花啦嗶啵為主題的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即將在6月24日到8月27日正式啟動,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於今(30)日舉辦藝術季展前記者會,由客委會楊長鎮主委、總策劃團隊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陳板董事長與左腦創意程詩郁執行長,協同三大亮點計畫「藝術策展」、「設計導入」、「飲食實驗計畫」之策展人,分享台三線的風土魅力與對客庄的未來擘畫,並公布民眾參與藝術季的重點攻略。
「知性、感性、遊興」兼具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長達150公里、跨越17個鄉鎮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絕對是台灣最有挑戰的文化節慶。但它絕不只是一場文化嘉年華會,而是客家文藝復興運動中的重要觸媒,透過與鄉鎮、地方創生團隊以及專業者的合作,結合藝術創作、設計導入、飲食實驗等手段,走進客庄真實生活場域,活絡傳統價值、提升小鎮美學、創新在地產業,並致力於客家文化的保存、傳承和發展,更期待能激發年輕一代對客家文化的認同與自豪。楊長鎮說,這次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多角又繽紛,有7國(美國、澳洲、日本、阿根廷、菲律賓、烏克蘭)、91件作品,共75組藝術設計團隊的參與,議題跨足各領域,知性、感性、遊興都兼具,甚至邀請到烏克蘭知名藝術家ZHANNA KADYROVA 詹娜·卡德羅娃來台三線展出,她用撿拾的石頭做成麵包形狀,描繪了從家鄉基輔避難到山村的過程,隱喻期待回歸正常生活的渴望,不僅是呼應了原、客、閩三族群曾經的衝突歷史,也對應了當下台灣社會面對戰爭的焦慮與對和平的期盼。
打破想像,小鎮特色成為魅力焦點
總策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表示,這次策展內容從傳統到科技、從理論到生活、從嚴肅到浪漫,跨距非常Falabidbog花啦嗶啵,策展地點更是突破傳統的場館,像是在亞洲第一口油井苗栗出磺坑,以藝術進駐的方式,將油井的歷史場景變身成為戶外美術館;另外,也在竹東鎮的信仰中心惠昌宮,透過供桌展示、影像、奉飯體驗與空間導讀等方式,讓一般民眾能輕鬆理解一座經典的客家廟宇;也在竹東傳統的曉江亭洗衫坑,與在地學生團隊「逐步東行」合作,結合田調展覽與設計改造,讓洗衣阿婆的生活場域有全新的面貌。不止如此,更邀請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應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在公館穿龍水圳上製作親水亭台,呈現客家水路與人、與地方的重要關係;更在以仙草聞名的關西,與果醬女王柯亞開了一家藝術季限定仙草店,將關西特產仙草重新調製,推出全台獨家的牛汶水新吃法、仙草凍創意甜品等產品,並由社區長者擔任店員,讓這次藝術季徹底打破對客家的傳統想像,也讓在地特色成為魅力焦點。 (相關報導: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創藝之道》選摘 | 更多文章 )
如何來藝術季?從三大展區開始!藝術季官方LINE製作旅遊地圖
「不知道要從哪裡看起」必定成為民眾想來浪漫台三線的共同疑問,為了方便民眾在150公里的台三線來體驗藝術季,總策展團隊區分了第一:桃竹、第二:苗栗、第三:台中三大展區,各在「北埔或者洋樓」、「公館客家文學花園」、「東勢林業文化園區」三地設置藝術季服務中心,服務時間從週一至週日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由專人提供藝術季的各種文化導覽與吃喝玩樂資訊,並在「關西太和宮」、「竹東台鐵車站」、「獅潭中油加油站」設置假日限定資訊站,歡迎所有民眾從藝術季服務站作為起點,展開探索台三線的浪漫公路旅行。除此之外,策展團隊也與LINE合作,只要民眾加入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官方帳號,就可以自選喜愛的展覽或是體驗,規劃一個專屬你的藝術季行程,並串聯Google地圖,透過自駕方式或其他交通轉乘,暢遊浪漫台三線藝術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