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2日清晨完成為期9天的訪美行程返台,他在美國公開演說、與美方官員、智庫學者及參議員互動交流時,無不強力表達國民黨向美國一面倒的「親美反共」立場。朱立倫既沒講國民黨現有「親美和中」平衡路線,也未主動提及藍營「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主張,更援引前總統陳水扁講過的「沒有共識的共識」來形容,既引發台灣輿情熱議,也觸動對岸的敏感神經。
但詭異的情況是,國民黨內對朱立倫在美國以黨主席身分,所發表諸多足以撼動藍營既有兩岸路線的談話,普遍反應卻是冷淡以對。除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少數人有所質疑外,支持「九二共識」、「親美和中」的藍營人士,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副主席郝龍斌等要角,都沒有表達不同的意見。
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談及「九二共識」,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見圖)批評,同屬一中、共同謀求統一是雙方的共識,「怎麼會是『沒有共識的共識』?」(資料照,柯承惠攝)
黨內曾強烈反彈江啟臣「小綠路線」 朱立倫力撇親中無人呼應
就連理應樂見淡化九二共識,撕掉親中標籤,有助年底選情的國民黨參選人,也幾乎無人跟進呼應,大家共同的想法似乎是,「朱立倫在美國要講什麼,是他的自由,反正黨章、政綱調整,也不是他說了算,沒必要太過認真。」
回顧前主席江啟臣2020年3月當家後,成立黨務革新小組試圖修改兩岸論述,讓「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走入歷史,結果在黨內引發跟隨民進黨,走「小綠」路線的強烈質疑,最後仍被迫重回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基調;連江啟臣去年3月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說,「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威脅」,也在藍營內部引發軒然大波,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還跳出來痛批,「跟在民進黨屁股後面走」,逼得江啟臣急忙澄清,「中國不完全是威脅」。
2021年3月,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接受外媒《路透社》專訪時,直言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威脅,且自己不急著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資料照,顏麟宇攝)
藍營選前趁勢淡化親中印象 朱立倫政治能量被看衰難激關注?
反觀這回朱立倫在美高舉「反共」大旗,整個藍營卻沒出現太多異議。一位國民黨資深黨務人士分析,大概有2個可能的原因,首先是黨內清楚,朱立倫此次訪美是為重建與美國人的互信,替年底縣市長大選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所以舉凡親美、反共、保台一切論述,基本上都存有選戰考量,希望能淡化選民對國民黨親中、反美的印象,讓藍營候選人在台灣依然濃厚的「抗中保台」政治氛圍中,打選戰不受兩岸議題干擾比較好選。
其次則是反映出朱立倫個人政治能量有限,以及在黨內領導威望的低落。這位資深黨務人士坦言,朱立倫從去年底至今年初,歷經4大公投、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及罷免案一連串挫敗後,政治能量已遭受重大折損,訪美前在桃園市長、苗栗縣長提名作業又引爆黨內紛爭,朱也成為眾矢之的,領導威望更加低落,導致他在美國即使有黨路線調整的重要宣示,在黨內也激不起太多關注。
因為不管是反對還是同意他論述的人,都看衰朱立倫在政治上的未來性,不但認定他極不可能是2024年藍營總統人選,甚至在年底縣市長選後,朱立倫是否還能坐穩黨主席也大有疑問。而向來對朱立倫很有意見的深藍選民,則對他在美國的言論連罵都懶得罵,「反正再等半年,黨主席又可能要換人做了」。這位資深黨務人士坦言,朱立倫正處於「選好恐怕沒功勞、選輸則要擔全責」的艱難處境。
(相關報導:
獨家》誰是新竹市長接班人?民進黨民調意外曝光國民黨的「他」拿第一
|
更多文章
)
2021年12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針對公投結果向支持者鞠躬致歉。(資料照,顏麟宇攝)
不過朱立倫向美國一面倒,強調國民黨絕非親中政黨,百年來無論執政或在野都是親美,並持續對抗共產主義,與中共做價值與制度的競爭,也願意在國防上積極備戰,全面配合美國希望台灣建構不對稱戰力的整套「親美、反共、保台」論述,雖沒在黨內引發太多波瀾;對台灣選民有無影響也有待觀察,但就美國人的觀感及國共關係,仍不可避免地有所衝擊。
這回朱立倫到美國,見到了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卻沒能與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會面;國民黨駐華府代表處開張,國務院雖派了台灣協調處處長白丹利(Dan Biers)出席,但美國在台協會(AIT)卻沒有官員到場,被外界解讀美方對朱立倫接待規格降低,顯然對國民黨仍不是很信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此次訪美未如原先預期與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會面。圖為朱立倫於美東時間7日下午赴美國眾議院,與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Steve Chabot, R-OH)等5位眾議員會面。(資料照,國民黨提供)
誠意難敵美方疑慮?前黨務高層:朱對重建美方互信仍有助益
不過國民黨黨務人士強調,朱立倫本就是被公認的親美派,他力推國民黨駐美代表處在關閉14年後重回華府,已明確表達重建與美方關係的決心,加上朱立倫在與美方官員會面,智庫演說、座談以及拜訪美國國會議員時,都不斷強調國民黨是親美反共、保衛台灣的政黨。
美國人聽了就算仍有疑慮,但應該也能感受到朱立倫的誠意,比起洪秀柱、吳敦義等不與美國打交道的前主席,朱立倫至少表態願站在美國這邊,因而若以重建國民黨與美方互信的標準來衡量,朱立倫這趟美國行「就算成績沒有達到滿分,至少也有80分。」
一位國民黨前黨務高層也說,國民黨要與民進黨比親美,當然是比不上的,畢竟民進黨是執政黨,且在台灣政治實力大幅領先國民黨,美國人自然比較看重綠營;再加上民進黨鮮明的反中立場,可完全配合美國打台灣牌遏制中國,光是這一點國民黨就差遠了。但朱立倫訪美的目標,若只為讓美國感受國民黨由過去的親中,已轉變為現在的親美,並削弱台灣選民對國民黨反美的印象,「那朱立倫算是成功了,因為只要注意他訪美新聞的人,都會得到國民黨全面向美國靠攏的結論。」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美東時間6日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演講時,拋出國民黨國防政策3要點。(資料照,取自朱立倫臉書)
前高層:朱訪美行衝擊國共關係,「九二共識」非引爆點
這位熟悉兩岸事務的前黨務高層強調,朱立倫訪美言行,真正造成巨大衝擊的是國共關係。表面上,朱立倫把兩岸官方互動、國共交往基礎的「九二共識」講成是創造性模糊、「沒有共識的共識」,連國民黨過往至少還有「一中」2字的「一中各表」都沒提。國台辦也只是由發言人馬曉光出面表示,「九二共識」不容任意扭曲,希望台灣任何致力發展兩岸關係、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政黨、團體和人士,要保持頭腦清醒,把握正確方向,放遠眼光,站在歷史正確一邊。
由於國台辦既沒點名朱立倫或國民黨,所用言詞也是提醒而非批判,國民黨也有不少人認為,對岸態度比想像中溫和,主要是朱立倫並未完全否定「九二共識」。他也說,在沒有更好的方案以前,應用「九二共識」持續兩岸交流,加上朱立倫在返台前的記者會上,主動提及國民黨反對台獨,對「九二共識」的說法,也改口稱最重要的基本精神是求同存異,雙方沒有共識的部分,相互尊重、各自表述,算是有做了一些修補,對岸雖鐵定不高興,但也不至於與國民黨翻臉。
(相關報導:
獨家》誰是新竹市長接班人?民進黨民調意外曝光國民黨的「他」拿第一
|
更多文章
)
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美發言,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見圖)強調,「九二共識」不容任意扭曲。(資料照,美聯社)
惟該前黨務高層指出,國民黨當權派若真是這樣看,只怕低估了事態嚴重性,即使國台辦官方發言不算尖銳,但在朱立倫提出親美反共論述後,能反映對岸涉台系統看法的《中國評論新聞》,隨即在7日發出「親美反共的朱立倫奢談台海和平」的快評。該文用語辛辣凶狠,不但暗諷朱立倫是「國民黨反動派」、「CIA線民終於回家了」,還警告親美反共若成政策,國民黨將變為「獨台黨」。這篇快評更直接點名批判朱立倫,「追隨美國搞冷戰,奢談台海和平,視大陸為敵者,大陸不會視他為朋友。」
「自2005年前黨主席連戰破冰訪中,開展17年的國共友善諒解關係,確定已在朱立倫手中終結。」這位前黨務高層透露,對北京來說,朱立倫在美發言犯下的大忌,不是他有關「九二共識」的論述,而是他對著已視中國為敵的美國人,明確表態國民黨站在美國這邊,要一起對抗共產主義;尤其他還提及國民黨願與中國民間持續溝通,還要支持中國的民主自由人權,不然很多中國大陸朋友會失望。
「朱立倫不等於國民黨」 前黨務高層:北京仍留轉圜餘地
該前黨務高層分析,朱立倫既要與美國一起反共,同時又支持中國民主自由與對岸人民持續交流,擺明是把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切割看待,這與美國川普政府的反中鷹派,如前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等人,將中國共產黨政府與人民脫鉤,希望影響中國人民由下而上改變政權的策略,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對北京來說,試圖將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切割,就是極具高度敵意的行為,「朱立倫不管有心還是無意碰觸了這條紅線,對岸已無可能視他為友,之所以沒有公開撕破臉,是因朱立倫並不等於國民黨,北京還是替未來留了轉圜空間」。
中國官員稱「他不可信」 朱「親美說」讓國共進入冰封狀態
一位馬政府的兩岸事務官員也認為,朱立倫選擇與美國站同一邊,確實已讓他自己及國民黨,失去在兩岸關係中促成台海和平穩定的話語權,只要他還是國民黨主席,國共關係就會處於冰封狀態。
其實北京也非只因一次訪美言論,就對朱立倫「是敵非友」定調,去年他當選黨主席時,一方面基於2015年朱曾到對岸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過「朱習會」;另一方面在黨魁選舉期間,朱也多次表達將恢復兩岸良性互動與交流平台,「延續所有黨章與政綱裏面重要基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還要進一步從過去的『求同存異』,走向『求同尊異』」。
尤其朱立倫還說,國民黨希望維護兩岸和平,那就不要東怕西躲,「如果怕被抹紅,兩岸就不接觸、不往來,是對的嗎?」這位馬政府官員說,正是這番鏗鏘有力的表態,北京才會對朱立倫有所期待,在他勝選黨主席次日就給了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賀電(左),與朱立倫覆電(右)。(朱立倫辦公室提供)
只是朱立倫上任後對恢復國共互動態度消極,去年底海峽論壇的接觸也是虛晃一招,今年開始國民黨路線又明顯朝綠營「抗共保台」偏移,對岸涉台系統對朱立倫的看法也全面轉為負面。
據透露,一位幾個月前曾赴陸與中央台辦官員碰面的藍營人士,在會談過程中提及朱立倫,但這位官員僅淡淡表示「他不可信」,簡單4個字就道盡對岸涉台高層對朱立倫的評價。正因為朱立倫在訪美前已被對岸視為不能相信的人,處於「留校察看」狀態,所以他在美國的親美反共言論一出,才會立刻被北京迅速定調為是敵非友。
「實力才是硬道理」 被北京視為敵人有助選情?
不過在黨內挺朱人士眼中,國共互相叫罵不往來,朱立倫被北京視為敵人,也沒有什麼不好,「與共產黨有交情,在台灣就沒有選票」,只要國民黨能打贏年底選戰,替2024年重返執政創造契機,不管是美國人或是共產黨,都不可能不與國民黨打交道,「實力才是硬道理」,一位朱嫡系的黨務人士很有信心地說。
(相關報導:
獨家》誰是新竹市長接班人?民進黨民調意外曝光國民黨的「他」拿第一
|
更多文章
)
但反過來看,朱立倫這趟只留下向美國一面倒印象的訪美行,若不能有助國民黨打贏年底選戰,順利收復桃園市、台北市,屆時沒戰功也沒實力的朱立倫,就將面臨搞砸國共關係暗傷,與敗選究責合併引爆的政治災難,想保住黨主席大位及後續的政治路,只怕就如同台灣俚語,「阿婆生子,真拚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