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盤點朱立倫美國行的「三不」成果:國民黨不理、美國不信、北京不爽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此次訪美除為駐美代表處揭幕,更屢屢公開強力表達「親美反共」立場,但藍營內部反應卻異常冷淡。(資料照,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2日清晨完成為期9天的訪美行程返台,他在美國公開演說、與美方官員、智庫學者及參議員互動交流時,無不強力表達國民黨向美國一面倒的「親美反共」立場。朱立倫既沒講國民黨現有「親美和中」平衡路線,也未主動提及藍營「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主張,更援引前總統陳水扁講過的「沒有共識的共識」來形容,既引發台灣輿情熱議,也觸動對岸的敏感神經。

但詭異的情況是,國民黨內對朱立倫在美國以黨主席身分,所發表諸多足以撼動藍營既有兩岸路線的談話,普遍反應卻是冷淡以對。除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少數人有所質疑外,支持「九二共識」、「親美和中」的藍營人士,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副主席郝龍斌等要角,都沒有表達不同的意見。

20220226-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26日出席在台北凱道舉行的「速還真」質疑蔡英文總統論文活動。(柯承惠攝)
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談及「九二共識」,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見圖)批評,同屬一中、共同謀求統一是雙方的共識,「怎麼會是『沒有共識的共識』?」(資料照,柯承惠攝)

黨內曾強烈反彈江啟臣「小綠路線」 朱立倫力撇親中無人呼應

就連理應樂見淡化九二共識,撕掉親中標籤,有助年底選情的國民黨參選人,也幾乎無人跟進呼應,大家共同的想法似乎是,「朱立倫在美國要講什麼,是他的自由,反正黨章、政綱調整,也不是他說了算,沒必要太過認真

回顧前主席江啟臣2020年3月當家後,成立黨務革新小組試圖修改兩岸論述,讓「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走入歷史,結果在黨內引發跟隨民進黨,走「小綠」路線的強烈質疑,最後仍被迫重回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基調;連江啟臣去年3月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說,「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威脅」,也在藍營內部引發軒然大波,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還跳出來痛批,「跟在民進黨屁股後面走」,逼得江啟臣急忙澄清,「中國不完全是威脅」。

20210317-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於中常會發表談話。(顏麟宇攝)
2021年3月,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接受外媒《路透社》專訪時,直言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威脅,且自己不急著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資料照,顏麟宇攝)

藍營選前趁勢淡化親中印象 朱立倫政治能量被看衰難激關注? 

反觀這回朱立倫在美高舉「反共」大旗,整個藍營卻沒出現太多異議。一位國民黨資深黨務人士分析,大概有2個可能的原因,首先是黨內清楚,朱立倫此次訪美是為重建與美國人的互信,替年底縣市長大選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所以舉凡親美、反共、保台一切論述,基本上都存有選戰考量,希望能淡化選民對國民黨親中、反美的印象,讓藍營候選人在台灣依然濃厚的「抗中保台」政治氛圍中,打選戰不受兩岸議題干擾比較好選。

其次則是反映出朱立倫個人政治能量有限,以及在黨內領導威望的低落。這位資深黨務人士坦言,朱立倫從去年底至今年初,歷經4大公投、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及罷免案一連串挫敗後,政治能量已遭受重大折損,訪美前在桃園市長、苗栗縣長提名作業又引爆黨內紛爭,朱也成為眾矢之的,領導威望更加低落,導致他在美國即使有黨路線調整的重要宣示,在黨內也激不起太多關注。

因為不管是反對還是同意他論述的人,都看衰朱立倫在政治上的未來性,不但認定他極不可能是2024年藍營總統人選,甚至在年底縣市長選後,朱立倫是否還能坐穩黨主席也大有疑問。而向來對朱立倫很有意見的深藍選民,則對他在美國的言論連罵都懶得罵,「反正再等半年,黨主席又可能要換人做了」。這位資深黨務人士坦言,朱立倫正處於「選好恐怕沒功勞、選輸則要擔全責」的艱難處境。 (相關報導: 獨家》誰是新竹市長接班人?民進黨民調意外曝光國民黨的「他」拿第一 更多文章

20211218-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8日針對公投結果鞠躬致歉。(顏麟宇攝)
2021年12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針對公投結果向支持者鞠躬致歉。(資料照,顏麟宇攝)

不過朱立倫向美國一面倒,強調國民黨絕非親中政黨,百年來無論執政或在野都是親美,並持續對抗共產主義,與中共做價值與制度的競爭,也願意在國防上積極備戰,全面配合美國希望台灣建構不對稱戰力的整套「親美、反共、保台」論述,雖沒在黨內引發太多波瀾;對台灣選民有無影響也有待觀察,但就美國人的觀感及國共關係,仍不可避免地有所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