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沈榮欽專欄:加拿大擔心在印太被邊緣化,台加外交升溫好時機

立法院跨黨派立委成立CPTPP策進會爭取加拿大支持台灣加入CPTPP(取自鍾佳濱FB).png

去年9月台灣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立法院也同步成立推動小組。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號召跨黨派立委組成「立法院推動台灣加入CPTPP策進會」。日前CPTPP策進會成員聯名致函加拿大參眾議院議長,希望加國能對於台灣入會案給予更明確支持。

目前台灣各界較關注「印太經濟架構」(IPEF)及「21世紀台美貿易倡議」,因而對於CPTPP的關注度減低──包括主導CPTPP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在內。不過包含關稅協定的CPTPP對台灣無比重要,因此邱志偉呼籲應該更加聚焦在「爭取個別成員國對台灣的支持」。

CPTPP策進會成立以來已致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祕魯國會議長阿爾芭(Maricarmen Alva)。本次致函加拿大參眾議院議長後,如果CPTPP策進會進一步出訪加國, 對於表面平靜、但暗潮蓄勁的台加關係而言,將具有開啟新頁的重要意義。

台加兩國近年政治往來平淡

台灣近年來均無部長級官員或立委出訪加國,加拿大政府最近一次造訪台灣的內閣閣員是1998年9月的工業部長曼利(John Manley)。

台灣人在媒體上看到加國國會議員幾度提案支持台灣,無論是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反對中國武力威脅或祝賀台灣國慶等活動,大多來自「加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The Canada-Taiwan Parliamentary Friendship Group),目前主席為自由黨議員史葛洛(Judy Sgro)。協會於1992年創立,是加拿大國會支持台灣最主要的力量。台灣外交部成立跨國議會平台「福爾摩沙俱樂部」中,加拿大國會議員便來自加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

加台國會友協會長史葛若(Judy Sgro)(取自judysgro.libparl.ca)
加台國會友協會長史葛若(Judy Sgro)(取自judysgro.libparl.ca)

不過「友好協會」的外交模式也有其弱點。首先是友好協會的位階較低。加拿大國會有55個友好協會,雖然是加拿大國會組織的一環,但其實專指那些未受到加國國會行政或財務支持的小組,活動也毋需向國會登記。其次,雖然加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聲勢不小,但是人數卻不如前。早期成員超過百人,如今僅有89名來自參眾兩院的跨黨派議員參與。

台灣立院原有一個對等的「中華民國與加拿大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是由立法院成立的各國國會聯誼會中的一個,由藍營立委擔任主力。前幾年立委改選後,該協會也停止活動,直到近日陳亭妃與羅致政等立委成立「台加國會聯誼會」之前,多年來台灣立院缺乏與加拿大國會的正式交流機制。 (相關報導: 沈榮欽專欄:台加關係開新局,加拿大會是下一個立陶宛? 更多文章

雖然加國國會議員仍持續訪台,但台灣近年來均無部長級官員或立委出訪加國,加拿大政府最近一次造訪台灣的內閣閣員是1998年9月的工業部長曼利(John Manley)。目前台加之間的正式聯繫管道僅有每年輪流在台北與渥太華舉行一次的「台加經貿對話會議」與「台加農業合作會議」,雖然部長級官員能夠透過視訊會議交談,但是仍難以取代兩國官員面對面正式交流中斷的事實。

加拿大擔心在印太被邊緣化

加國政府近年來對中國友善的態度,無論是AUKUS、Quad或是IPEF均忽略加拿大,讓加拿大擔心在印太有被邊緣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