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大學推動「人臉辨識」侵犯學生個資 人本執行長:再多說法都不能改變「監控」的本質

台灣人權促進會何明諠(中)、民進黨立委李麗芬(左)、尤美女(右)26日召開「人臉辨識進校園,師生隱私誰來顧」記者會。(顏麟宇攝)

「人臉辨識就是監控的問題,再多說法,都不能改變『監控』的本質!」對於近年台灣大專院校、中小學陸續有學校啟用「人臉辨識」系統問題,今(26)日台灣人權促進會主辦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制定相關規範、保障學生個資,對於人臉辨識系統嚴重性,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與會時直言這就是「監控」,將使學生適應威權、失去主體性與判斷力、甚至形成「內部監控」情況,讓不想加入人臉辨識的學生也會因為同儕壓力進入:「學校要發展智慧校園就發展智慧,不要只是引入監控系統。」

台權會專案經理何明諠表示,近年佛光科大、高雄科大、致理、亞洲大學等大專院校將人臉辨識技術使用於門禁、圖書館、課堂輔助學習系統等,有些國中小也已開始以「智慧校園」名義試用。

這看似便利,但何明諠指出,校園是培育學生人格發展之重要場域,如果人臉辨識可以被取代傳統門禁出入,有一個顯而易見的風險──過去是用「人」在管理學生的出勤上課狀況,但人的管理是較有限度的,若使用自動化科技記錄學生每天幾點幾分到學校、做什麼、長期記錄追蹤的,將影響老師或行政人員在資料保護與隱私權保護的問題。

已知使用「人臉辨識」學校清單(台權會整理提供)

大專院校:

20190813 弘光科大(使用在圖書館進出、宿舍進出)、高雄科大(使用在校園進出、跨校區進出)20190731 致理科大(圖書館進出、自動化服務)20190323 銘傳大學(不清楚用在哪)20190224 亞洲大學(圖書館進出)20180621 清華大學(奈微所課堂出缺勤、互動頻率)20180621 台東大學(自助借書區)20180522 中原大學(圖書館進出)

國高中:

20190614 青山國中(校園門禁)20181129 大有國中(智慧校園,出入門禁,有取得同意)20180719 北市教育局在北一女等四校(教室內,後來未實施)

國小:

20190122 元智大學研發接送人臉辨識將與國小合作(計畫要做,不知是否實施)

「智慧校園是典型話術」 人本:蓋掉這件事會傷害人的本質

而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人本不管對校園人臉辨識或全面尿檢其實都非常敏感、反感,「當系統進到校園,號稱有各種方便,什麼進圖書館不用擔心手上拿著一堆書、臉一刷就可以進圖書館──我們大家拿著書會無法刷卡,所以進圖書館要人臉辨識?這是典型我們教育上的問題,我們把很多有問題的事情用冠冕堂皇的語詞帶過!」

馮喬蘭強調,人臉辨識就是監控的問題,再多說法都不能改變監控本質,除非有強大的必要才可以讓渡人們的人權跟自由,然而現在在沒有緊急、必要、急迫性下卻很多人等著人臉辨識系統進校園、期盼「智慧校園」,這是典型話術跟中華文化問題:「我們罰站說是反省、寫悔過書說是書面自省,我們用很多形式上的語言蓋掉這件事會傷害人的本質。」 (相關報導: 新新聞》ZAO換臉侵犯隱私成公敵,大學刷臉全面監控民眾卻無感? 更多文章

馮喬蘭指出,長期監控問題與後遺症極大,不是只有人臉辨識系統進來才會有,包括榮譽制度、全班整潔大賽其實都是彼此監控啊,「校園已經很多監控的作法了,我們為什麼要用科技來?這會使人失去主體性與判斷力,內部監控更是可怕,如果有人說我不要人臉監控跟戴智慧手環,可能就有人說:『你為什麼不想?是不是有做虧心事?』」

20190926-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26日出席「人臉辨識進校園,師生隱私誰來顧」記者會。(顏麟宇攝)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強調,人臉辨識就是監控的問題,再多說法都不能改變監控本質。(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