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尼戴普壓倒性勝訴!專家憂後續影響:倖存者還要如何舉證,才能讓人相信她受到家暴?

安柏赫德跟她的辯護律師伊蓮・布萊德霍夫。(美聯社)

安柏赫德在媒體投書稱自己是「代表家庭暴力的公眾人物」,陪審團認定這句話是不是事實,而是謊言。官司結果表明,陪審團不相信安柏赫德和她的證據,也不相信她在關係中被以任何方式虐待過。

歷經6周,一場讓全球看直播的觀眾陷入追劇與選邊站情緒的名人互告誹謗訴訟結果出爐。

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法院的7人陪審團1日宣布,強尼戴普三項訴訟理由全部獲肯定,可得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億9380萬元)補償性賠償和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4690萬元)懲罰性賠償;安柏赫德的反訴當中,三項訴訟理由有兩項被否定,一項獲肯定,能獲200萬美元(約新台幣5876萬元)補償性賠償。

身在英國的強尼戴普(Johnny Depp)對終於打贏官司,跨海發表感性聲明,表示真心感謝陪審團「把我的生活拉回正軌」,「當我終於將真相說出來,我感到無比平靜」。他並表示,希望對真相的追求能夠幫助到與自己陷入同樣境地的男人和女人,「也希望不論是法庭還是媒體,在真的證實別人有罪之前,請不要隨意將無辜的人定罪」。

到場聆聽結果的安柏赫德(Amber Heard)則表達失望遺憾,並說陪審團的決定使「我們倒退到發聲的女性可能會被公開羞辱的時代,也使侵害婦女的暴力行為應被認真看待的理念受挫。」她事後發表的聲明寫道:「我今天感到無法言喻的失望。我感到心碎的是,堆積如山的證據仍然不足以抵擋我前夫不成比例的權力、影響力和支配。」

強尼戴普控告前妻安柏赫德誹謗名譽,出庭時與粉絲揮手。(美聯社)
強尼戴普控告前妻安柏赫德誹謗名譽,出庭時與粉絲揮手。(美聯社)

2018年安柏赫德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發表文章,(安柏主張非她所下的)標題說「安柏赫德:我發聲反對性暴力──並且直面我們文化中的憤怒。這些必須改變。」內文寫道:「在兩年前,我成為了一個代表家庭暴力的公眾人物,我感受到了我們文化對勇於發聲的女性的憤怒……我有一個難得的優勢,我親眼目睹了制度如何保護被指控虐待的男性。」

儘管內文隻字未提前夫,強尼戴普仍以上述文章言論影響聲譽及職涯為由,控告求償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3億元)。對此安柏赫德以1億美元(約新台幣28.6億元)對強尼戴普進行反訴,指控男方律師發表聲明稱她的虐待指控為騙局時,等於是誹謗。

兩年前,強尼戴普指控《太陽報》稱其「毆妻者」是誹謗,英國法院審理裁定強尼戴普敗訴,當時法官認定,安柏赫德出庭作證時,對前夫提出14項虐待指控(強尼全數否認)中,有12項符合民事舉證標準,綜合考慮,這足以表明《太陽報》文章裡頭的用詞並未脫離現實,強尼雖成功證明文章損害了他的聲譽,但他不能算是誹謗,因為這些文章「基本上是真實的」。

強尼戴普訴安柏赫德案吸引全球媒體關注。(美聯社)
強尼戴普訴安柏赫德案吸引全球媒體關注。(美聯社)

有了敗訴的經歷,這次橫跨大西洋再打官司,強尼其實面臨極低勝率。而且英美兩國的舉證難度不同。在英國,誹謗的舉證責任在於被告,他們必須證明所說的話是真實的。但在美國,原告必須證明有關他們的言論是不真實的誹謗,強尼還必須證明安柏寫這篇《華郵》文章是出於「真正的惡意」。 (相關報導: 強尼戴普vs.安柏赫德:家暴與誹謗官司引爆的世紀網路公審 更多文章

簡單來說,費爾法克斯陪審團最後裁定,強尼戴普和安柏赫德互相誹謗,但強尼是壓倒性的贏家。陪審團認定,安柏以有關兩人關係的「虛假」陳述誹謗了她的前夫,因此安柏還需要負擔懲罰性賠償。補償性損害賠償旨在補償遭受實際損失(包括未來收入)的原告,懲罰性賠償旨在懲罰被告的疏忽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