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台大土木系畢業的人跑去當牙醫師,不但有自己的診所,還開了一家專門服務牙醫診所的新創公司嗎?建築師與牙醫師,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職業,卻完美的在陳欽章身上融合。他是台灣牙e通的執行長,創業至今已經8年,公司不但吸納7,000位牙醫會員,占全台灣一半牙醫,還在2021年獲得9000萬元Pre-A輪融資,要開拓越南市場,將台灣經驗帶到海外。
台灣牙e通員工打趣道,「陳醫師很猛」,有次剛從新加坡回台灣,馬上就開始看診,「根本不用睡覺的。」精神百倍的陳欽章,是如何從土木轉換跑道當牙醫的?
陳欽章原本想當建築師,一句話讓他走上牙醫之路
陳欽章熱愛製做模型,原本的夢想是當建築師,因此選擇與建築相關的土木系,但就在大五那年,在城鄉所和一位牙醫師同學一起做模型,而那位同學的一句稱讚「你的手很靈巧,比我適合當牙醫」讓陳欽章感到驚喜,也開啟了他的牙醫之路。
陳欽章找上牙醫系的同學,看他們製做牙齒模型,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於是退伍之後,重拾高中課本,重讀化學、生物等學科,最後考上中國醫學大學牙醫系。在牙醫系就學期間,陳欽章認真向學,還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就立志要開診所,於是每週花1天時間,到全台各地拜訪開診所的學長姐,學習診所經營的相關事務,後來成功在2015年開了自己的診所。
有了自己的診所後,是怎樣的契機,讓陳欽章再開一間服務牙醫的公司,還獲得Pre-A輪資金?
將土木背景融入牙醫,用理工思維解決診所營運問題
早在拜訪學長姐的牙醫診所時,陳欽章就已經發現,牙醫師需要有人協助採購、管理醫務,於是在2015年成立《台灣牙e通》粉專,讓牙醫師團購醫材。推出第一個月,就有500位牙醫參加團購,還有牙材公司主動上門合作。創業至今,台灣牙e通的牙材採購平台已吸引7,000位牙醫,銷售1,500種牙材與設備,變成牙醫版的「電商」。
回想創業的歷程,陳欽章表示,創立台灣牙e通的初衷其實單純,就是自己在工作當中,發現很多系統上不方便的地方,「而自己又有土木工程的背景,就覺得應該要透過系統軟體,用資訊化的方式解決問題,」但當時沒有人做,也找不到合適的廠商,於是透過自己的牙醫背景,找同學與學弟們一起解決問題。除了採購的問題外,過去牙醫都使用紙本病歷,台灣牙e通則開發dentallHiS雲端診所管理系統,不僅實現無紙化,還導入AI技術,幫牙醫分析病情。
陳欽章進一步說道,自己剛開始執業的時候,牙科沒有整合的軟體,因此資訊較分散,較難跟病人溝通,「而且台灣醫界是健保取向的,所以大部分的軟體商只會去滿足醫療院所申報健保的需求,沒有人在設計整合的介面,」導致醫師與助理溝通,以及助理將資訊輸入電腦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資訊落差。」因此才開發dentallHiS系統,去解決這個問題。 (相關報導: 棄醫牙選台大電資,10年後會後悔嗎?他用4位高中同學的真實故事,悟出1個成功關鍵 | 更多文章 )

從健保試水溫,嘗試用ChatGPT協助牙醫師
關於AI技術的應用,陳欽章表示,雖然最近ChatGPT爆紅,但在那之前,圖像辨識就已經是AI的強項,可以用於X光片的分類、標註與輔助診斷,只是在醫界的應用還很少,「而我認為,牙科應該要去做這件事情。」陳欽章舉例,當病人說自己右上方牙齒痛,牙醫師通常會專注處理那顆牙齒,但AI可以協助牙醫分析其他牙齒,降低牙醫漏看其他細節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