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其邁(1)日前往視察典寶溪D區滯洪池工程,他表示,典寶溪淹水問題困擾地方已久,歷經多任市長,整治經費達40.29億元,目前進入收尾階段,D區滯洪池總滯洪量達60萬噸,加上原先完工的典寶溪A、B滯洪池及鹽埔橋抽⽔站,將大幅改善岡山區白米里及劉厝里等地淹水情形,另外筆秀排⽔整治⼯程及潭子底抽水站完工後,亦可有效改善橋頭科學園區及梓官中崙路淹⽔情形。
滯洪池設計規劃朝多目標功能使用
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典寶溪沿岸橋頭河段一帶,因受典寶溪洪水迴流影響,降雨時水位上漲內水排水不易,造成沿線地區積淹水情形,近年來市府已陸續完成典寶溪A、B滯洪池,汛期期間發揮滯洪功能;D區滯洪池工程第一期於108年完工,第二期工程於今年3月完工,可有效調控典寶溪主幹線之洪峰水位,提升橋頭一帶典寶溪沿岸防洪能力。 (相關報導: 日月光獲高雄市頒發「環保永續貢獻獎」 以綠色行動讓高雄永續發光 | 更多文章 )
陳其邁會同當地邱志偉立法委員服務處、議員陸淑美、黃秋媖、方信淵及林志誠議員服務處、宋立彬議員服務處、以及里長,視察典寶溪D區滯洪池工程,指示水利局研議滯洪池設計規劃朝多目標功能使用,包括設置觀景涼亭、休憩長椅、環池綠蔭步道,池內區域種植落羽松,也於仁武產業園區移植印度紫檀等喬木,並配合中央發展綠能政策,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打造滯洪池多目標使用、節能減碳及綠意盎然的生態休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