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春季攻勢50年:反戰和左翼抗議(下)

1972年7月25日好萊塢著名女星珍方達在河內。她因為訪問北越和堅決反戰被美國媒體稱作「河內珍」(BBC中文網)

北越1968年1月底發動「春節攻勢」,面對美軍和南越軍優勢火力,南方解放陣線傷亡慘重,丟失了所有控制領土,但「春節攻勢」仍然被許多分析認為是河內的戰略勝利。

研究印度支那的歷史學者梅赫塔(Harish Mehta)認為「春節攻勢」雖然對河內來說是軍事失利,但全面進攻促進了美國反戰運動,對美國政府造成心理打擊。他認為「春節攻勢」直接影響了約翰遜總統的決策。在北約發動攻勢兩個月後,美國蓬勃發展的反戰運動令約翰遜的越南政策陷入困境,約翰遜表示不再尋求競選連任。

「春節攻勢」暴露了約翰遜和在越南的美軍指揮官魏斯摩蘭(William Westmoreland)不能兌現之前的承諾。在「春節攻勢」前他們一直說美國的越南戰略正在在奏效,「曙光在前」。梅赫塔說,「春節攻勢」讓美國放棄了打贏戰爭的打算,開始尋求談判突破。

《河內的戰爭》的作者阮連姮認為「春節攻勢」除了導致南方部隊遭受巨大傷亡,加劇了南越政府的壓迫政策,客觀上也幫助尼克森當選。

據基辛格的傳記作者,美國學者伊薩克森說,尼克森總統宣誓就職後就堅信美國不可能打贏越南戰爭,他決心迅速結束越南戰爭。他努力尋找在保證南越安全的情況下允許美國從越南撤軍的方案。

「越南的戰爭罪行」

當時過半美國人口反對美國在越南的戰爭升級。「春節攻勢」後,美國反戰抗議愈演愈烈,1968年4月反戰活動分子佔領了哥倫比亞大學,招致警察強力驅逐。

jian
Getty Images 1972年北越首都河內和海防都遭到美國B-52轟炸機轟炸,同年美國影星珍方達訪問河內。

除了激烈的反戰抗議,「春節攻勢」還促進了北越同美國公眾的民間外交。當時喬姆斯基等許多美國著名學者都應邀去訪問越南,反對美國繼續戰爭。

諾貝爾生物學和醫學獎獎獲得者,哈佛大學的教授沃爾德(George Wald)1969年在訪問北越前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重要講話說:「我們政府的所作所為就是製造死亡,互相殺戮成了他們的正事。」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章。戰爭罪行的概念本身就是美國的發明。我們在越南犯下了很多戰爭罪行;但是我要告訴你一些有意思的事。我們在二戰中也犯過戰爭罪,即使在紐倫堡審判前,對德國城市的飽和轟炸是戰爭罪行,如果我們輸掉了那場戰爭,我們的一些領導人也得(為戰爭罪行)負責。」

尼克森擔任美國總統後,在1972年5月沃爾德譴責了上一年聖誕日美軍轟炸越南北方醫院,他說尼克森是個「不道德」的總統,尼克森會不惜代價讓美國留在東南亞。

據說黑豹黨
BBC
黑豹黨創始人牛頓讓成員學習「紅語錄」(《毛主席語錄》),學習中共的「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

好萊塢著名影星珍方達因為訪問北越和反戰立場被美國媒體稱作「河內珍」,有人說她是小寫的共產主義。珍方達訪問北越前在1969年對密執根州的2000大學生演講說:「我想,如果你們了解共產主義是什麼,你們就會希望,會跪下來祈禱,希望我們哪天也成為共產主義者。」

紅語錄和黑豹黨

越戰期間美國有組織的反戰運動愈演愈烈的時候中國開始了「文化大革命」。美國反戰運動中的反文化,反潮流和反體制表達和活動,以及學生運動都和中國文革中的「造反」行動遙相呼應。 (相關報導: 敘利亞內戰7年頭一遭!俄羅斯Su-25戰機遭反抗軍擊落 飛行員逃出後戰死 更多文章

美國黑人牧師,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從1967年開始正式在講話中表達反戰立場,說美國想奴役越南,把越南當作自己的殖民地。他的反戰立場令他失去了美國總統約翰遜和一些白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