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新任館長焦傳金 分享海洋頭足類動物趣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新任館長焦傳金,分享他所研究的好海洋頭足類動物的變色絕技與決策行為。(圖/王秀禾)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新任館長焦傳金博士,研究專長為視覺神經科學與動物行為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視網膜神經生物學與烏賊神經行為學,研究成果曾多次受到國內外媒體報導,並曾獲得科技部吳大猷紀念獎。28日新任焦館長也以其研究的主題,跟與會貴賓分享,並且了解一般常見的烏賊或是軟絲的生活與語言跟身體的變化是相當有趣的。

焦傳金館長分享他所研究的頭足類海洋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烏賊跟軟絲這兩種在一般家庭中常會見到的海產食物,而令人驚豔的是烏賊的偽裝技巧,展現了大自然界的奧妙,依附在海底的礁岩中,幾乎可以變成一模一樣的偽裝,連經過的魚類都分辨不出來,甚至在研究時還發現,透過簡單的蝦子餵食,烏賊竟然還會簡單的算術,另外軟絲的身體顏色變化,則是其交談的語言,甚至還找出了27種體色組成的單元是目前已知的軟絲交談語言的習慣用單字,令人驚艷,趣味十足。 (相關報導: 您買我捐做公益!春風邀請您一起攜手送暖弱勢孩童 更多文章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新任焦傳金館長除了研究之外,也熱愛教學,他堅持教學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機會,每一次上課對他來說都一次分享知識的機會,他曾獲得三次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也拍攝許多線上課程,曾獲得教育部磨課師最佳課程獎,校內的「腦與心智」通識課受到學生高度肯定,每年都有超過1000位學生搶修,並曾獲得教育部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焦館長也熱愛推廣科普,他曾進行超過100場以上的科普演講,專文推薦超過10本以上的科普書籍,並曾參與公共電視與大愛電視台科普節目的製作,近年來也主持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podcast,透過新媒體來推廣科普知識。焦館長希望能藉由科博館的影響力來積極推動全民科普教育,他認為「不需要人人都是科學家,但希望人人都是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