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後,搭著智慧型手機的大爆發,臺灣湧起一波「網路新創事業」熱潮,許多年輕人投身這波大浪,靠著夢想在浪裡翻騰。新事業生存不容易,這些轟轟烈烈開臺的公司絕大多數都在極短的時間內沒頂了,但是,在這之間,卻有一家由一群「資深鄉民」成立的團隊存活下來,而且繼續發展,將「網路鄉民概念」發展到極致,它就是「電獺」。它的科技商品部落格「電獺少女」是「鄉民經濟」,PTT精華版「鄉民晚報」是鄉民媒體,他們販賣自己製作的網路工具服務各大公司。
創辦人謝綸本來是純真宅宅,在辛苦的創業過程中遇過大野狼,也遇到好心人,過了一關又一關,仍然抱著「社群平臺將改變世界」的理想,要做出心中的夢想軟體。
電獺的辦公室十分奇特,走進公司,首先迎面而來巨大的中島廚房—不是擺設,是真的拿來煮飯吃飯的。中島大桌後方,大同電鍋、烤箱、微波爐、火鍋、鍋碗瓢盆、營業用冰箱……一應俱全,桌上還晾著吃了一半的蛋捲、兩塊小潘鳳梨酥、半顆鹹派、打開蓋子的餅乾等等……形成一壯觀的「零食展」,共同等著主人工作歇息時再來繼續吃完它們。「零食展」對面,是大大小小玩具公仔,東堆西堆,堆成天然屏風,掩映著後面五十隻埋首電腦的電獺們。
玩具、零食、電腦,這裡是男生宿舍的終極版,理想的宅宅青年之家。
洗碗槽牆上掛著電獺公司的精神標章,一幅可稱為「水獺精神」的小畫,畫的是他們「一張桌子創業」的故事:四隻胖嘟嘟的水獺圍著一張大桌子,對著電腦工作討論著。那是「電獺」的創辦人:四個臺大學生,圖資系的謝綸、動物系的蘇芃翰、資管系的Wayne,以及一位後來去日本工作的好友。
電獺公司的精神標章為一幅稱為「水獺精神」的小畫,畫的就是他們「一張桌子創業」的故事。(資料照,截自電獺網站)
謝綸是電獺的創辦人也是執行長,胖胖身軀、圓圓眼睛,說起話來簡單又直接,一看就知道確實是從畫面中間那隻走出來受訪的水獺。
「水獺是很熱血、樂觀又團結的動物,就跟我們一樣。」他說。
接著,「水獺老大」謝綸告訴我,這個集結了熱血、樂觀、團結,以及驚險白目的「鄉民創業」故事。
二○一二年,他們這個鄉民自組的技術團隊一共十五個人,剛剛離開一手參與創辦的「昂圖」(Fly V 群募網站的母公司),決心自己創業。
「我叫大家跟著我,可是,我身上只有兩萬五千塊。」謝綸說。他和技術長Wayne 一起去找辦公室,找到一間東區的頂樓加蓋,房東說,租金加上押金要五萬塊。
「Wayne 就說,他超喜歡這房子的,如果我不租他就要租下來了!」
於是,Wayne 出了另一半,他們一同租下這房子,錢就花光了,兩個人身上連一毛錢都沒有。
就在這時候,謝綸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臺灣彩券公司」。
「我媽中了樂透十萬元!」他說:「她給我七萬多塊。」
謝綸提到,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是「臺灣彩券公司」,因為媽媽幸運中了樂透。示意圖。(資料照,甘岱民攝)
這群網路上的「資深鄉民」,從二○○九年開始聚集在謝綸家討論一個新的社群平臺,「一個終極產品。」謝綸說,讓所有人的靈感從發想到實踐都可以在同一個社群平臺上進行合作、完成,他們將它定名為「Pastewall」。
這個小社團經過許多風雨,如今終於走上創業的道路。現在,他們圍坐在謝綸的大桌子旁邊,討論這家公司該叫什麼名字。
不過後來謝綸還真的對水獺進行了一些調查,研究後發現水獺確實很能代表自己(我觀察到水獺也確實和創辦人們都很像)。
差一點,這家公司就要命名為:「水獺公司」了。不過,有位小伙伴指出,用「水獺」在網路進行搜尋,出現的頁面都是「水獺的生活習性」。
「一間網路公司不可以發生這麼低級的錯誤。」謝綸嚴肅地說。
所以,他們又在「水獺」(otter)前面加上了A,成為「Aotter」,「我們給自己的中文名字就是『插電的水獺』。」謝綸說。而電腦程式aot 檔,意即「ahead of time預先編輯」,所以「Aotter」,便成為「領先時代的人」。
天啊!領先時代!坐在我前面的謝綸,滾動著水獺桂圓核兒般的黑眼珠興奮不已,這不就是他十一歲時就立下的志願嗎?
爸爸是軍人,謝綸從小在高雄的城市邊緣長大,「我家還蠻鄉下的。」他說:「是《PChome 雜誌》啟蒙了我。」
「我家離百貨公司很遠,要看玩具很困難。我從小就想,要是坐在家裡就可以看到、玩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該有多好。」謝綸說,偶然間,他在《PChome 雜誌》上看到「教小學生自製網頁的文章」,從此開啟了謝綸的鄉民之路。
小學五年級時,謝綸製作出自己的第一個網頁—「如何攻破洛克人」,光是一個晚上就有七百人上線瀏覽,許多人還會寄信給他。
「那對一個鄉下小宅宅來說,是多麼大的震撼。」他虔誠地說。
從此,謝綸就成為「網際網路改變世界」這個信念的永恆信徒。
謝綸表示,小時候在《PChome 雜誌》上看到「教小學生自製網頁的文章」,藉此開啟了他的鄉民之路。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ixabay)
沒有錢去上電腦課,也沒有錢買書,小學生謝綸學電腦的方法是:「去附近書店讀網頁的書,強迫自己背起來,然後趕快騎腳踏車回家試作。」
國中時期謝綸代表學校出門比賽,在比賽中認識了他這一生最重要的朋友「豬排」,不同學校且相距遙遠的兩人,透過網路互相聯絡。
「『豬排』是穩定的學霸,我是不穩定的學霸。」謝綸告訴我,那時候,他開始對學校的功課慢慢失去興趣,「寫考卷時就很沒有耐心。」功課一落千丈,念完全中學的豬排就問他:「要不要來我的學校唸書?」
於是,謝綸與豬排變成了學長弟(豬排大他一歲),高中畢業後,學霸豬排果然考上臺大,整天忙著寫網頁參加比賽的謝綸考上義守。
考上大學的那個暑假,電腦阿宅謝綸跑去向高中班上女同學告白,女生當場就拒絕了,還很驚訝地對謝綸說:「可是我和你同班這麼久,講不超過五句話耶。」
挫敗的謝綸回家吃飯時和父母講到這悲慘的遭遇,換來父母一陣哈哈大笑,「他們說,人家是念清大耶,你是義守耶。」
接著,致命的火來了,謝綸去義守住校的第一天清晨,被震天價響的叫聲吵醒,「我有一個室友喜歡清晨開喇叭看A片!」
於是,在「各種火」的交互夾擊下,謝綸決心考轉學考,「我在書桌上貼滿了漂亮女生的照片……砥礪自己好好讀書。」
他也鍛鍊自己開始減肥,同時參加系羽毛球隊與系籃球隊,然後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跑步。
「我跑步的第一天就發現有個漂亮女生也早上跑步,」謝綸說:「我告訴室友,他就說他也可以去跑。」
在「漂亮女生」吸引下,兩個男生很努力天天跑步,各方面交互砥礪,結果謝綸一年內瘦了三十七公斤。
「不過那個女生跑一跑突然不見了,我室友就說他不想跑了,後來我也覺得多睡一點瘦得比較快,哈哈。」
準備轉學考的這半年,應該是謝綸這一生最拼命用功的時間,他果然如願考上臺大圖書資訊系。一考上臺大,他首先再度向女同學告白,胖嘟嘟的宅男瘦了三十七公斤,穿得「流裡流氣」(謝綸自己形容),向女生華麗現身。
胖宅改頭換面,果然順利追到女朋友,另一件重要的事是,上臺北後,謝綸馬上與豬排聯絡,「豬排,我也來臺大啦!」
這位豬排,就是他的創業伙伴蘇芃翰。他們從此天天混在一起,一邊讀書,一邊寫網頁,不知不覺的這個討論團體越來越大,漸漸到了十幾個人的規模,他們開始設想一個全功能的社群平臺,就是「Pastewall」。
「我們真的覺得,我們的人生就是為了生出這個東西。」
他們嘗試地寫了一部份程式,「豬排有個朋友在美國Google 上班,他說這很屌。」連Google 的人都覺得屌,「那應該是真的屌吧!」讓這個小社團興奮不已。
由電獺構思和設計的全功能社群平臺「Pastewall」。(資料照,截自電獺網站)
二○○九年他們成立工作室,以社團方式開始進行Pastewall 的計畫。二○一一年,他們先用Pastewall 的部分功能作了一個小程式,獲得巨大迴響。那時候,紐約大學的四個學生做出了第一個群眾募資平臺Kickstarter,引起轟動。Pastewall裡面也有這部分功能,「就有新加坡的公司叫我們去簡報,簡報後他們告訴我們,最好找個天使投資人先投資我們五百萬成立公司。」謝綸說。
他們原本只是一個「快樂的小團體」,但是因為新加坡方的建議,謝綸開始思考要不要成為一家公司。就在這個時候,臺大圖資系的學弟林大涵引薦在天使創投業頗有名氣的林弘全(小光)給謝綸認識。
「小光想做一個臺灣的群募平臺。」他們後來合作推出的這個平臺,就是在太陽花學運時一夜集資六百萬元買下《紐約時報》全版廣告的Flying V。
當時謝綸擔任這家新公司昂圖的執行長,繼續帶領團隊精進技術。不過,「昂圖」最後卻是不歡而散。首先是公司虧錢,「小光是二○一一年十一月帶錢進來的,可是到二○一二年中,他就告訴我們錢燒完了。」
當初設定群眾募資的利潤來自於手續費抽成,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不可能的。
「可是我不知道美國的金流費用是多少。後來我才知道,美國的金流制度與臺灣不同,他們非常便宜。我本來以為臺灣的金流費用是三%,所以我們的利潤會是五%,結果加上一大堆營運成本,最後會計師給我看的數字大概只有三點多……」
看過三次會計師給的財報後,「我就知道我犯了很大的錯誤。」謝綸睜著圓圓的眼睛無辜地說:「最糟糕的是,後來出現的群募平臺也都跟著定這個價錢。」
然後,他非常誠懇地看著我,說:「我看了就想—喔!同學,不行,這樣你們會死……」
「可是,當初我定這個數字也給小光看過,他說沒有問題。」
這個疑惑,很快就解開了,「其實,對出資者來說,在我們建立系統後,只要一個工讀生就可以操作這套系統,並不需要我們這些員工。」謝綸說出實情。
這些初入社會的宅宅們(有很多還是學生),對公司越來越疑惑,「後來我們很擔心公司的走向,就商量著要集資買下公司股權,可是小光寧可被罰錢,也不願意開董事會。」
公司不賺錢,小光家庭受到影響,與大涵更是多次衝突,大家吵來吵去,「這複雜的人際關係,對我們宅宅來說是難以想像的。」謝綸睜著眼,一臉恐懼:「那時候我覺得我已經在造業了……」
就這樣,謝綸和小伙伴們退了股,將Flying V 留給小光,開始「電獺」的創業故事。
「天使」成為宅宅們的惡夢一場,沒想到,這只是冒險的開始,路上還有大野狼等著他們。
「我們去參加資策會的活動,認識了一位以『矽谷創投業者』身份來參加活動的黃先生。」謝綸說。
「後來他就跑來告訴我們,說他可以在美國為我們找到多少錢多少錢,我們聽一聽覺得很好,就同意他用兩百萬入股。他告訴我們,這兩百萬只是押金,他會找到更多錢……」
「沒想到他回美國後就音訊全無。幾個月後,他又出現了,告訴我們美國金主希望我們能完成某些計畫標的,才願意投資。」
「這些計畫是我們沒辦法執行的,他就說可以找某個公司執行,費用由我們付,而這個費用差不多就是兩百萬。」
「後來我發現,那家公司的負責人就是他的助理,也是姪子,這根本是一場騙局……」
最後這場騙局以資策會出面協調對方退股結束,不過宅宅們這下真的是見識了人間險惡。
穿越大草原,行過黑森林,這群鄉民在見識過森林裡的各種動物,執行長謝綸也因為壓力太大胖了四十公斤後,他們終於遇到了真正的青年創業天使。
「豬排高雄的鄰居,一個開螺絲工廠的黃大哥。」謝綸說。
他們去向黃大哥簡報「電獺」,「呃,其實我覺得他沒有很聽懂我們在說什麼,」
黃大哥投資他們五百萬,而且告訴他們:「有賺錢再分潤就好,只要分潤到五百萬就好。」之後從不過問他們做什麼事情,「中秋節還寄月餅給我們吃。」謝綸說。
這是家裡的長輩幫忙晚輩啊,黃大哥應該是欣賞鄰居的小孩豬排同學吧,希望年輕人可以走出新的未來。原來,真正的天使,不過是個有臺灣心的大人。
「電獺」在「電獺少女」、「鄉民晚報」成名後,有了穩定利潤,從一人公司漸漸擴張到五十多人的規模,包括鴻海等大公司都捧著錢想要來投資。可是,經歷過這麼多事情,鄉民出身的謝綸說:「我們並不需要大公司,我們希望是和跟我們相同的人合作。」
「電獺」在「電獺少女」、「鄉民晚報」成名後,有了穩定利潤,公司規模也逐漸擴大。(資料照,截自電獺網站)
謝綸努力地想著,「嗯,比如說我們的娛樂不是唱KTV啊!喝酒啊!我們在一起喜歡打電動啊!看電影啊。」(就是很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