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國家迦納近日傳出2起「馬堡病毒」死亡病例,是當地首度出現的確診案例。馬堡病毒是世上已知最危險的病毒之一,致死率等同伊波拉病毒,至今仍無任何治救方法和疫苗。
根據《美聯社》(AP)和《法新社》(AFP)17日報導指出,西非國家迦納(Ghana)的阿善提 (Ashanti)地區6月底通報2起「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死亡病例,病患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27歲和51歲,兩者為獨立病例並無關聯。前者於6月26日就醫、6月27日死亡,後者則於6月28日就醫並在同日辭世。
隨後,兩人血液樣本被送至塞內加爾( Senegal)的「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進行檢驗,結果證實兩人體內皆含有「馬堡病毒」。迦納衛生署表示,這是該國首次爆發「馬堡病毒」疫情,目前共計有98位接觸者已被匡列隔離。
#Ghana anounces country’s 1rst outbreak of Marburg virus disease, after a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lab confirms earlier results. WHO is supporting Ghana by deploying experts, providing PPEs, bolstering disease surveillance, working w. communities https://t.co/9PfRkyCW7i
— WHO African Region (@WHOAFRO) July 17, 2022
「馬堡病毒」是嚴重且致命的病毒,在5至10天的潛伏期後,感染者會突發高燒、頭部和肌肉疼痛、全身出現紅疹、嚴重腹瀉,皮膚及黏膜出現自發性出血。病患多於發病後的8至9天,因嚴重凝血障礙引發「失血性休克」,最終導致死亡。致死率約為24%至88%。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尚無疫苗或治療方式可預防或醫治馬堡病毒,醫生僅能透過輸入電解質、葡萄糖等方式,協助病患維持身體機能。根據報導,該病毒是由蝙蝠或果蝠傳染給人類,患者染病後再藉由體液傳染給他人。
對此,迦納衛生署呼籲民眾盡量遠離蝙蝠棲息的洞穴,並在食用各種肉製品前確保已徹底煮熟。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證實迦納首波疫情爆發,同時也讚許迦納當局反應快速得當,並為可能蔓延的疫情做足準備。
The Ghana Health Service (GHS) says it ha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Marburg Virus Disease in the country.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disease has found its way into the populace. pic.twitter.com/JpsFSvgU68
— Ernest K. Arhinful (@khaptain4real) July 18, 2022
WHO指出,安哥拉、剛果、肯亞、南非、烏干達等非洲國家,先前也曾通報零星的馬堡病毒案例。2005年,馬堡病毒更曾在安哥拉造成逾200人死亡,是該病毒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疫情。去年8月,西非國家幾內亞爆出首起馬堡病毒死亡案例,在此之前整個西非地區從未出現相關病例。
馬堡病毒最早於1967年出現在德國馬堡,之後曾在德國大城法蘭克福(Frankfurt)和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爆發疫情。但近年來,該病毒感染病例僅零星出現,或小規模流行,且幾乎只發生在撒哈拉沙漠以南(sub-Saharan Africa)的非洲國家。 (相關報導: 剛送走瘟神伊波拉,幾內亞又爆發馬堡疫情!七個QA看懂「馬堡出血熱」有多危險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