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迪士尼將三度推延上映計畫的《花木蘭》,搶先上架串流平台,不過用戶要在Disney+看這部電影,還要再支付29.99美元的費用。對於每月已支付7美元的訂戶來說,會願意買單嗎?」
三度推延上映計畫的《花木蘭》(Mulan)在9月4日直接上架Disney+串流平台,不過Disney+的訂戶想看這部電影並沒有那麼容易,除了每月7美元的訂閱費用外,還需額外支付29.99美元,才能在平台上點選觀看。若用戶不想支付此筆費用,則需等到12月4日才可免費收看。
用戶已經支付7美元的月費時,是否願意再多花30美元的觀看費用?近30美元的訂閱費用看似昂貴,不過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是筆非常划算的交易。
華爾街日報分析,父母帶著小孩前往影院觀看《花木蘭》,除了一張平均9美元的電影票以外,還需支付買飲料、爆米花,以及停車等費用,相比之下,29.99美元的訂閱費用,十分具有吸引力。
迪士尼選擇這個大膽而特殊的發行的發行方法,理由除了疫情導致電影院出現許多限制之外,該片PG-13(輔導級)分級也是迪士尼覺得票房會受限的因素之一。另外,在疫情期間因關閉主題樂園與停工等等,而虧損近50億美元的迪士尼,也希望能盡快從票房收入中,兌現電影龐大的製作成本。
不過,耗資2億美金拍攝的《花木蘭》,能為迪士尼帶來多少效益?
從下載數字來看,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花木蘭》上線後的首個週末,Disney+的下載量較前個週末增加了68%,達89萬次,付費用戶的消費額則較過去一週成長193%,超過1,200萬美元。從全球票房來看,根據The Numbers的統計,截至9月8日,《花木蘭》在全球累積的票房約為745萬美金,但這筆收入還需與電影院五五拆帳,換言之,迪士尼只能從中拿到約372.5萬美金。
去年八月,電影女主角劉亦菲在微博上轉貼人民日報的圖片,寫下 「我也支持香港警察」的內容,引發眾多網友不滿,因而發起抵制《花木蘭》的行動。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花木蘭》中國首映疲軟,只有2300萬左右的票房,相較《天能》在同週仍撈進2980萬美元,《花木蘭》的表現不如預期,而且該片還是為迎合中國胃口所打造的電影。
串流最大的對手:盜版
據富比世報導,Disney+以近30美元的額外費用設立觀看限制,雖然有助於留住Dieny+的訂戶,讓用戶在購買特定零售電影後不會隨意退訂,不過另一方面,卻也可能提高非法下載的風險。 (相關報導: 沒規則就是唯一規則?Netflix CEO:迪士尼也不是對手 | 更多文章 )
人們選擇盜版網站或是串流平台的關鍵因素為「內容取得是否容易」,而支出額外費用將會增加用戶操作串流平台的不便性,換言之,這幾年已顯著式微的非法下載,可能因串流平台的操作日趨複雜而再次興起。
另外,因疫情而無法前往影院的觀眾,也可能成為盜版的破口。根據MUSO的統計資料顯示,在防疫期間,美國盜版網站的瀏覽人數增加了40%以上。儘管花木蘭目前尚為傳出盜版檔案,不過在疫情後,首部上映的片廠大片《天能》(Tenet),其盜版檔案也已經出現在網路上,檔案是品質非常低劣的電影院盜錄版本,其中有一個檔案出現韓文字幕,另一個則是德語字幕。美國影視雜誌《The Variety》報導,包含紐約和洛杉磯等電影大票倉都很可能因為尚未解封而無法上映,而這些無法在電影院看到《天能》的紐約人和洛杉磯人可能讓盜版的情況,更加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