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祈睿-走下壇的神童

(海峰棋院)

「我數學滿好的,乘法算很快,兩位數相乘可以算得比計算機快。」陳祈睿回顧他的「神童」過往,有些好笑的說,「還上過電視呢!」

而他所言不虛。

《人間福報》至今仍留有當年的報導,上面是這樣說的:「台中縣豐原市四歲幼兒陳祈睿,從小對數字特別有概念,三歲就會背九九乘法,現在才四歲多,四位數加減法、二位數的乘法都難不倒他,程度直逼成國小高年級。

陳祈睿說:數學很簡單呀!媽媽則表示,他可能一半用算,一半用記,加上超強記憶力,才有這驚人成果。」

(海峰棋院)
(海峰棋院)

陳祈睿打從小時候就是大人心目中的神童,被家長寄予厚望,被送去學五花八門的才藝,直到碰上圍棋,陳祈睿的興趣才定於一尊。「那時候應該是很喜歡,每天只要有空就會去下棋。」

儘管陳祈睿言談中,似乎並不是非常滿意自己後來的升段之路,形容的稀鬆平常,但其實他進步的速度驚人,國小三年級已具有業餘六段的棋力,升國中那年便考上職業棋士,要說是天賦異稟也不為過。

2013年,陳祈睿正式入段,與他同年晉段的有李維、林世民和許皓鋐,而陳祈睿在當中最被棋界看好,頭兩年也不負眾望,2014年就破格衝上三段,不愧神童之名。

但神童總會長大,總有跌落神壇的時候。正如圍棋教父沈君山的名言:一百個所謂神童,最後九十九個會轉為凡人。尤其在棋盤上,不是贏就是輸,沒有中間值。

陳祈睿擠在一群天才之中,在人生還在萌芽的階段就被迫接受自己,或許稱不上是一名曠世奇才。

(海峰棋院)
(海峰棋院)

2017年,一歲之差的許皓鋐異軍突起,不但榮登新人王寶座,更擊敗林君諺,搶下中環碁聖賽冠軍;隔年,許皓鋐左打簡靖庭、右壓王元均,奪走海峰盃、十段頭銜,正式宣告許皓鋐的時代來臨。

陳祈睿卻始終與冠軍頭銜失之交臂。

若要總結陳祈睿的心情,只有三個字:不甘心。「我從國中開始,雖然不能說全部(時間)都在圍棋上,但一天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下棋...(到了)高中那時候,覺得課業都放棄了,什麼都不要了,就只要下棋。」

為了圍棋,陳祈睿不但放棄了學業,還曾遠赴韓國,先後在2015年、2018年,分別去了沖岩道場,和李世乭道場研棋。

以韓國沖岩道場為例,與權甲龍道場齊名,並列韓國最知名的圍棋道場之一,訓練之嚴格自然是不在話下。陳祈睿猶記當年特訓,早上八點起床,用完早餐後,九點就必須正襟危坐在棋盤前訓練。

「上午先下一盤棋,之後自己打譜,直到中午十二點吃飯。」陳祈睿說,下午有一點放風的時間,待五點用完晚餐後,六點就要繼續下棋,或是與指導老師覆盤、研究到九點,等梳洗完畢,再自主訓練到深夜。

陳祈睿深深記得,每回赴韓特訓,最苦的不是宛若軍事化的魔鬼訓練,也不是成日關在道場裡,不得自由的悶,而是他一句韓文也不懂,誰也說不上話,苦做啞巴的孤獨。

(海峰棋院)
(海峰棋院)

「基本上我們會擺棋,用手語溝通,或是用手機翻譯。」但再厲害的翻譯,或許也翻不出陳祈睿當下的寂寞。

然而,經歷過那樣的苦練,陳祈睿也明明感受到自己進步了,他在國內比賽卻還是與頭銜差之毫釐。而與他同年晉段的許皓鋐已然登基台灣五冠王。 (相關報導: 棋編專欄:從本因坊秀哉到AlphaGo—棋神來了 更多文章

「我明明這麼努力,為什麼棋還下成這樣?」無疑是陳祈睿的自我懷疑。「與我同齡的就是許皓鋐,我最常跟他比,就覺得他下那麼好,我下那麼爛,我到底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