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制裁數十年 北韓靠「創意」和這些國家做生意!

北韓如何與外界貿易往來?(BBC中文網)

北韓已經被制裁了十多年,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但是該國仍然與一些國家照常做生意。去年9月平壤秋季國際貿易洽談會的組織者說,超過250家國內外公司在北韓展示產品。

北韓官方媒體報導,來自敘利亞、中國、古巴、伊朗、義大利、印尼、越南和台灣的企業都參加了這個成功的活動。

嚴厲的國際制裁使許多地區和國家止步。 2017年12月23日,制裁再次升級,包括限制對北韓石油的出口,並禁止北韓進口食品、機械和電氣設備等產品。

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北韓的風險太大。但是荷蘭IT諮詢公司的創始人綈佳(Paul Tjia)對北韓的貿易訪問更為樂觀。綈佳去年5月率歐洲代表團到平壤探討商業和投資機會。

他說:「每個人都想拓展國際業務。從幫助北韓發展經濟過程中獲利的衝動,壓過了與金正恩政府開展業務的道德擔憂。如果你想看到改善,就必須靠那裏的人自己來完成」。

北韓肥皂工廠宣傳文件。(BBC中文網)
北韓肥皂工廠宣傳文件。(BBC中文網)

北韓出版的最新一期「北韓對外貿易」,讀者會看到一系列的商品出售廣告。從醫療器械、行李到肥皂,甚至是「iPad」平板電腦。

讓「北韓製造」獲得出口機會,並且與外國客戶建立聯繫,只是北韓與外界做生意的一種方式。

在雪梨大學研究北韓貿易的黑斯廷(Justin Hastings)說:「這個國家(北韓)的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創業精神才能生存。他們必須找到非常有創意的方法,以適應環境的方式來賺錢。因為世界離他們太遠了。」

貿易雜誌和新聞報導給人一種正常的感覺,而這是一種和金正恩政權格格不入的印象。

重新做品牌推廣,意味著北韓自己的品牌Ryonghung平板電腦無法再與蘋果公司的產品混淆視聽。(BBC中文網)
重新做品牌推廣,意味著北韓自己的品牌Ryonghung平板電腦無法再與蘋果公司的產品混淆視聽。(BBC中文網)

那麼真的有人買這些北韓貨嗎?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韓國太平洋研究教授哈加德(Stephan Haggard)也是北韓政治經濟學專家,他說:這很難,這些產品絶對不適合展出。

哈加德說:「這些交易會不是為了宣傳,而是為了交易。他們發展這些業務部分是因為他們相信有市場。」

北韓的貿易大多來自中國,比例可能高達90%。因此中國被許多國家看作是北韓停止核武計劃的關鍵所在,因為它阻止了越界資金的流動。

美國總統川普特別呼籲北京嚴格實施聯合國最嚴厲的制裁,這其中包括對煤炭,海鮮和紡織品等出口限制。美國國務院表示,如果得到充分執行,北韓1/3的外貿收入將被消滅。

聯合國已經凍結了數十家從事外貿的北韓公司資產,因為北韓政權在海外的企業規模仍然很大,包括出口貨物以及國際勞務輸出。

9月平壤秋季國際貿易洽談會的北韓參展商。(BBC中文網)
9月平壤秋季國際貿易洽談會的北韓參展商。(BBC中文網)

最賺錢的外匯來源,可能包括北韓在40多個國家的造船廠和建築工地。北韓有專門的貿易公司,在俄羅斯和中國等地安排與外國公司的僱傭契約,在一些非洲和歐洲國家也是如此。

根據「脫北者」的證詞,研究發現,大多數工人的工資被寄回北韓,至少占了2/3。

儘管北韓強加勞工條件,但海外工作機會卻受到高度重視。北韓政府在選拔過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並在海外實行嚴格的監督制度,以減少工人叛逃的風險。 (相關報導: 北韓願參加平昌冬奧 近八成南韓民眾說「好」 更多文章

位於南韓首爾的北韓人權數據庫中心研究員Teodora Gyupchanova表示,出國工作的員工必須證明他們對北韓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