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裝幀雅緻的書冊,眼前的巫女低垂下頭,施力蓋上朱紅的印章,然後專注於手中的毛筆,飽滿的墨水隨著手勁的起落於白紙上留下神社的名字與日期,再交還給參拜者。這本冊子叫做「御朱印帳」,而巫女揮筆寫下的則是「御朱印」,從神社、寺廟獲得這份特殊「紀念物」,已成為近年來日本女孩們最熱衷的旅行珍藏。

把收藏、蒐集、紀念品這些字彙,用在「御朱印」上,其實我的內心有些掙扎,但實在想不到適合的字眼,所以僅能以這些說法來形容,絕對沒有不禮貌的意思。——為什麼要先再三說明呢?因為「御朱印」並不能抱持著輕率與玩樂心態,來當成是一種普通的觀光紀念戳章,裡頭其實包含了虔誠的心意與溫暖的祝福,一份帶著「神性」的證明。
御朱印是什麼呢?它的起源有諸多說法,其中一說是在日本的奈良時代、平安時代期間,當參拜者前往寺廟抄寫完經文後,廟方會授與一種蓋上廟章的「證書」,上頭還會寫上參拜日期與寺廟名稱。而後,流程逐漸簡化,少去了抄經的過程,只需在誠心參拜後,繳交一小筆「香油錢」(現為300円~500円)便能獲得一份「御朱印」,後來不只寺廟,神社也開始授與御朱印,而御朱印則是書寫在專屬的「御朱印帳」裡,不應隨意亂放。

御朱印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就如同第一段所述,它是由神社、寺廟的神職人員們所親手寫製的,記錄著參拜日期、御本尊(主要供奉之神明)、神社/寺廟名稱、寺格(寺廟之級別),再蓋上寺印或神紋(代表神祇的花紋),御朱印不同人所攥寫,自然呈現出不同的筆觸與風格,因此就算重訪同一間神社或寺廟,所獲得的每一份朱印都會是獨一無二的珍貴存在。

有時候,寺方、社方還會做一些特別的活動,比如奈良的春日大社於2018年為創建1,250週年,所以便推出了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的期間限定「特別御朱印」,原本在御朱印中央的「春日大社」字樣,變成了有兩隻可愛小鹿相伴、刻上「平成三十年 御創建一二百五十年 」的特殊版本。

又或是位於東京高円寺的冰川神社,我在去年12月前往參拜時,發現社方所授與的御朱印上,多蓋上一隻雉雞望著狗兒說道「CHANGE!」讓原本應該要很莊重嚴肅的神聖授與物,添增了一份靈巧與活潑,趣味、紀念性與心意俱足。所以,雖說要以虔誠的心情面對御朱印,但倒也不是真的這麼硬梆梆,京都數座與鍛冶、戰國武將有關的神社,還聯合起來推出了和擬人線上遊戲《刀劍亂舞》合作的「京都刀劍御朱印」,亦吸引了許多刀劍迷與御朱印迷的關注。

將傳統與流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卻又不失禮儀,開拓更多潛在的「客群」,不只是商業取向的老舖商家,神社寺廟也展現出靈活的身段。這麼多的獨特性、細膩性、精緻性,加上最重要的——像是可以把這些福份帶回家,集結到一次次的好福氣,再結合旅行的移動步伐與神社寺廟的結緣參拜,讓御朱印巡禮成為許多姊妹淘們出門旅行時的旅遊主題,還有電視節目中稱呼這些女孩們為「御朱印Girl」,御朱印巡禮也成為風潮。 (相關報導: 日本人跨年一定會吃這東西!超神聖豪華「節供料理」,三層內容物大揭密… | 更多文章 )
風潮帶來了關注與人潮,對社方寺方來說,能夠更「香火鼎盛」,自然不是壞事,但卻也因為御朱印的「蒐集」性質,往往讓人忘記他背後所具有的莊嚴由來,有些人不參拜只想「集章」,有些人隨便拿本筆記本就想索取御朱印,甚至有人高額轉賣限量的御朱印帳、御朱印,也引起了許多批評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