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臺北市社會局周榆修局長化身台北城市博覽會導覽員,為前來參觀的國際佛光會成員介紹「共融社會」展區,從毛孩趣旅行走進市民大操場,從一起好好住到陪你慢慢老,聆聽多元族群訴說我們都在台北的聲音,台北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全年齡層都能悠遊其中的友善共融空間。
社群現正熱烈討論的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已經在8月27日揭幕,一連16天在花博公園爭艷館呈現最不一樣的真實台北。以「台北的未來」為主軸,設立「永續發展」、「城市再生」、「打開台北」、「共融社會」、「創新創業」、「智慧城市」六大主題,用民眾聽得懂的語言及具互動性、趣味性的展覽方式,帶領大家看見台北的成長蛻變,將艱澀枯燥的市政轉化為活潑趣味的互動藝術,引領觀展者用不同視角看見台北成長轉型背後的故事。
從一入場的沉浸劇場「台北的未來」,就撼動許多特地前來觀展民眾的感官,以三分鐘的時間,結合機械手臂指引,綜覽台北的進步樣貌與科技願景,特效營造的多層次效果更帶來高張力的感動。無論是居住、生活、工作、求學在台北的民眾,在本次展覽中都能夠透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參觀體驗,了解台北近年來的轉型成長及對下個世代的城市願景擘劃。
寫下台北人獨特故事 共融社會洋溢幸福氛圍
其中在「共融社會」展區的「HOME FOR ALL」,是許多追求友善環境民眾最關注的場景,以代表團結的運動場為主視覺,設置了0-99地景和多元族群的笑容展牆,傳達「全齡、多元共融」,突顯台北就像是一座0到99歲都能悠遊其中的共融空間,來自各種不同文化族群的朋友,如:新移民、原住民、外國人、運動員、甚至是寵物等,都能理解彼此,共同生活在台北。
場景中融入從育兒、族群、教育到陪伴慢老等不同議題,代表無論來到台北多久,所有人都能在此找到歸屬,市民們能擁有公平居住權,有創意提案還有機會可免抽籤居住社宅,親子家庭也能安心成家立業;銀髮族在不同生命階段給予安心陪伴;創新的教育讓孩子都能適性發展、擁有一技之長;打造動物友善環境,在公車、餐廳都能看見動物身影,展現台北跨越年齡、族群和物種的關懷、友善,是一個有溫度的宜居城市。

活到老 活得好 台北陪你慢慢老
走進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020金馬影后、國寶級演員陳淑芳女士在老人福利宣導影片中一人分飾兩角,生動演繹六十歲與七十歲的銀髮族,只要一張敬老卡在手,到台北兒童新樂園可以免費入場,用點數折抵遊樂設施、體驗「返老還童」的樂趣,還可以騎 YouBike到運動中心打桌球,用行動和熱情真實地體現樂活精神。接著能夠看到許多手作實體展品,是來自台北市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的長者學習作品,可以看到長輩們發揮巧思,利用環保與天然素材製作裝飾品;這些創作過程使長輩們手腦並用、刺激末梢神經,延緩失能失智,也創造了美好互動與回憶。 (相關報導: 共融式遊戲場 柯文哲打造北市公園融入在地文化 | 更多文章 )
台北市現有540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都能看見銀髮族投入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體現「活到老、玩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加上台北同時也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醫療網絡,透過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家庭醫師的合作與社區式的長照服務,讓需要陪伴與社交的長輩們,都能走出家門自在慢老。像是將所有好料加入鍋內的「石頭湯計畫」,整合醫療、看護、復健等不同資源,解決長輩們不同長照需求照護問題,成為最堅強的守護,讓在人生下半場不同階段的長者都能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