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公費疫苗開放接種近3個月,台灣已類計超過1144萬人完成接種,指揮中心也針對民眾致電1922專線詢問疫苗相關10大Q&A做出釋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疫情記者會上說明,1922專線民眾常見諮詢問題,包括疫苗平台、預約接種、檢疫及自主管理..等10大疑問。
疫苗平台相關
Q:已完成意願登記,如何增選疫苗種類或是修改連絡電話?
平台開放意願登記期間均可修改手機號碼、希望接種行政區及疫苗種類。
Q:已成功預約疫苗接種,但當天因故無法前往,怎麼辦?
預約當日無法前往,請於指揮中心公告符合資格時,再至系統重預約。如接種日因故無法前往接種,請先致電原預約之院所回報狀況。
預約接種相關
Q:我有出國需求,如何接種COVID-19疫苗?
1.若有因公出國/緊急需求欲接種「第一劑」者,目前仍以預約台登記為主。
2.若有因公出國/緊急需求欲種「第二劑」者,可攜帶相關證明文件(已付款紀錄之機票與出國日程及留學入學證明或公司外派出國等)至合約醫療院所,由院所評估是否可列冊接種。
Q:第二劑COVID-19疫苗接種日期將近,我該如何預約施打?
1.若您於疫苗預約台登記,系統平臺會按疫苗分配情形、民眾第一劑施打疫苗廠牌,提供符合預約資格者進行預約,所資料皆會完整保存。
2.若您透過單位造冊接種第一劑疫苗,建議先與原造冊單位或接種院所確認第二劑事宜;同時可於平台意願登記,符合預約資格或收到簡訊提醒者,再進行預約。
Q:已完意願登記,為何至今仍未收到預約接種簡訊?
平台會依疫苗分配情形、民眾登記意願,圈選符合預約資格民眾;符合該期預約資格,即可進行預約。
Q:已收到簡訊要進行預約,但接種所都顯示額滿,怎麼辦?
因預約接種民眾踴躍,各地方政府將適時調配疫苗配送量,建議可找其他場次或於預約期內隨時留意台相關接種資訊。
疫苗接種相關
Q: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該如何處理?
接種後可能發生部位疼痛、紅腫、發燒、頭痛或肌肉痠痛,通常輕微於數天內消失多喝水、休息,或醫師評估服用止痛或退燒藥,若持續發燒或有其他不適,可就醫告知醫師症狀、發生時間與接種時間。
Q:近期經醫師評估為第九類高風險疾病患者,如何改健保卡註記?
高風險慢性病主診斷碼係依當時就醫之主述(就醫日109/1/1-110/7/4)經醫師診斷評估上傳的資料;健保署再透過資料庫圈選符合資格之民眾,因此無法更改接種對象會視疫苗到貨狀況陸續開放。
檢疫及自主管理相關問題
Q:從國外入境台灣,是否可於自宅進行居家檢疫?
不可以。自110/6/27起,「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人員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應入住防疫旅宿或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
Q: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可否就醫、上班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若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正常生活,但應量避免出入共場所,延後非急迫之醫療或檢查,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提醒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禁止聚餐、聚會或參加大型活動。 (相關報導: 輝瑞BNT疫苗4種人不能打!一篇文看懂常見副作用、保護力,6大QA完整解答 | 更多文章 )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