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大部分是十多歲的少女少男,也有幾位已屆中年;他們的身分大部分是學生,也有幾位是學校教職員。但他們有幾個共同點:2018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上午,他們都在佛羅里達州南部一座小城的一所中學,都遇到一個去年才被該校退學的19歲學生,都死在對方的半自動突擊步槍之下。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艾倫.費斯,美式足球校隊助理教練
艾倫.費斯(Aaron Feis)1999年從佛州帕克蘭(Parkland)「馬喬瑞史東曼道格拉斯中學」(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美式足球校隊的助理教練,1999年畢業,在學時期是球員,後來回到母校任教。費斯已婚,有一個小女兒,一家三口住在鄰近的珊瑚泉(Coral Springs)。
AP1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費斯(Aaron Feis)(AP)
費斯也兼任學校保全工作。2月14日當天上午,他從無線對講機接獲校內有狀況的訊息,於是趕往處理。對講機上有人詢問,他們聽到的砰砰聲是鞭炮嗎?球隊教練梅伊(Willis May)說:「費斯回答:『不,不是鞭炮。」這是我聽到他最後的話語。」
一個高年級學生哈布(Colton Haab)說,費斯往槍聲的方向衝過去,「這就是費斯教練,他一定要先確保所有人的安全,然後才會想到自己。」在最驚恐的那一刻,費斯擋在兇手克魯茲(Nikolas Cruz)前面,為身後的學生擋住了子彈,得年37歲。
艾莉莎.奧哈德芙,14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悼念受害者奧哈德芙(Alyssa Alhadeff)的卡片(AP)
艾莉莎.奧哈德芙(Alyssa Alhadeff)熱愛足球,愛看更愛踢,加入當地球隊「帕克蘭旅行者」(Parkland Travel Soccer)。14日當天,母親羅莉(Lori Alhadeff)聽到槍擊案消息,馬上趕到學校。母女連心,不必等任何人確認、通知,羅莉說:「我當時就知道她走了,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覺。」
帕克蘭旅行者在臉書代貼奧哈德芙父母想說的話:「艾莉莎的朋友們,紀念艾莉莎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一些了不起的事,絕不輕言放棄,永遠追求卓越。請你們為艾莉莎而活!為她發聲,為她呼吸。艾莉莎永遠愛你們。」
瓦昆.奧利佛,17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奧利佛(Joaquin Oliver)(AP)
瓦昆.奧利佛(Joaquin Oliver)在委內瑞拉出生,3歲來到美國,去年才正式歸化。他的名字不太好發發音,許多朋友都叫他「瓜克」(Guac)。大他2歲的好友赫曼絲(Tyra Hemans)當天見到他時,兩人互道「情人節愉快」,兩人都不知道是最後一面。赫曼斯說:「他和女朋友在一起,我心想:天哪,你們兩個人好登對。」
克里斯.希克森,49歲,體育組長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希克森(Chris Hixon)(AP)
克里斯.希克森(Chris Hixon)結婚多年,有兩個孩子。好友桑札里(Dianne Sanzari)說,希克森古道熱腸,總是會在旁人有需要時伸出援手。學校排球隊教練臨時出缺,他接下;學校摔角隊沒人帶,他來帶;學校需要一位能夠巡邏校園、防範威脅的保全專家,還是他。
希克森是美國海軍後備役,2007年曾派駐伊拉克戰場,安然返鄉。但是2月14日那天,他克盡職責,從此和妻子兒女天人永隔,享年49歲。
蜜朵.波拉克,18歲,學生
蜜朵.波拉克(Meadow Pollack)的爸媽一直撥電話給女兒,一直撥不通,後來趕到醫院焦急守候,但是只守到女兒冰冷的遺體。
父親安德魯.波拉克(Andrew Pollack)說,女兒快畢業了,準備就讀佛州的林恩大學(Lynn University)。家人的朋友夏許泰(Adam Schachtel)在臉書上說:「在這場恐怖的悲劇中,我們失去了一位天使……沒有言語可以形容,只能祈禱,只能悲傷。」
阿蘭娜.佩提,14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佩提(Alaina Petty)(AP)
阿蘭娜.佩提(Alaina Petty)個性活潑,意志堅定,熱心公眾事務。去年艾瑪(Irma)颶風侵襲佛州,阿蘭娜二話不說,立刻加入志工團,趕往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幫助災民清理家園、重建生活。阿蘭娜的家人希望她的朋友們,永遠記住她是什麼樣的人。
史考特.貝格爾,35歲,地理老師
2月14日那天上午,史考特.貝格爾(Scott Beigel)有課。當時情況混亂,火警?槍擊?學生有的待在教室,有的跑到走廊,貝格爾聽到槍聲,打開教室的門,把走廊上好幾個不知所措的學生帶進來躲藏,回到門口,準備上鎖,這時,他遇到兇手。
貝格爾倒在門口,兇手沒有踏進教室。躲在教室裡的學生佛倫德(Kelsey Friend)說:「貝格爾老師是我的英雄,永遠是……我今天還能夠活著,完全是因為他……如果今天我能看到他,我要送他一隻超大的泰迪熊,跟老師說:謝謝你。」
潔米.古騰博格,14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古騰博格(Jaime Guttenberg)(AP)
潔米留下爸爸佛瑞德(Fred)、媽媽珍妮佛(Jennifer)和兄弟傑斯(Jesse),現在全家人還在痛苦中摸索前進,心碎之餘仍然提醒人們:「抱抱你的孩子」。尤基里斯形容佛瑞德與珍妮佛是「全世界最疼愛、最保護子女的爸媽,但是卻無法保護潔米不被槍枝泛濫問題傷害。」
馬丁.杜克,14歲,學生
在朋友布里歐內斯(Isaac Briones)眼中,馬丁.杜克(Martin Duque)就是個喜歡照顧別人的好人。案發當天上午第一堂課下課時,兩人還見了面,有說有笑。杜克的哥哥米格爾(Miguel Duque)說:「他是個很有趣的孩子,平常很外向,有時很安靜。他是個善良的孩子,所有的家人都愛他。最重要的是,他是我弟弟。」
姬娜.蒙塔托,14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蒙塔托(Gina Montalto)(AP)
姬娜.蒙塔托(Gina Montalto)這學期剛入學,加入學校的旗隊,指導老師米蘭達(Manuel Miranda)形容她親切、體貼、總是笑臉迎人,「一個最美好的女孩」。姬娜的母親珍妮佛(Jennifer Montalto)心碎之餘,在臉書上告訴大家:「姬娜是個聰明、滿懷愛心、體貼、堅強的女孩。她的家人會永遠懷念她。」
夏洛克(Shawn Malone Reeder Sherlock)是姬娜的阿姨,在臉書寫道:「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姬娜畫插圖的天分無與倫比……我知道她如今身在天堂,設計最新穎、最卓越的藝術時尚;而她也一定帶著那本從不離身的藝術創作簿。」
尼古拉斯.德沃瑞特,17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德沃瑞特(Nicholas Dworet)(AP)
尼古拉斯.德沃瑞特(Nicholas Dworet)是游泳健將,已經被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錄取,即將加入該校游泳校隊──如果他沒有在14日遭到殺害的話。
校隊教練海特(Jason Hite)下個月才請德沃瑞特來看比賽,很欣賞他為未來隊友吶喊加油的熱忱。海特說:「事情發生後,我打電話給他母親,她告訴我,尼古拉斯非常期待人生的下一階段,期待加入校隊這個大家庭。」
王彼得,15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王孟杰(Peter Wang)(AP)
14日那天,王彼得(Peter Wang)的家人原本以為他只是失聯,在當地醫院一家一家的找,後來才獲知最壞的消息。
雖然才15歲,但王孟杰已經加入美國軍方舉辦的「青少年預備軍官團」(JROTC),人生的下一個目標是西點軍校(West Point)。他向來熱心公益,14日那天留下的最後身影,是他拉開一道門,讓同學們逃生。那天,他穿著JROTC的制服。
路克.霍耶,15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霍耶(Luke Hoyer)(AP)
路克.霍耶(Luke Hoyer)喜歡打籃球,看到人總是笑咪咪的。他的阿姨柯克斯(Joan Cox)說:「他是個好孩子,很有愛心,熱愛生活。」
霍耶留下爸爸湯姆(Tom)、媽媽吉娜(Gena)、姊姊艾比(Abbey)、弟弟傑克(Jack)。去年才跟霍耶一家人過耶誕節的柯克斯說:「我們大概過不去。」
卡門.申特洛普,16歲,學生
女孩已經為前程做好規劃,不久前到華盛頓州一遊,準備申請到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就讀──如果她沒有在14日遭到殺害的話。
海倫娜.蘭西,17歲,學生
海倫娜.蘭西(Helena Ramsay)說話輕聲細語,但做事積極進取,對學業尤其是全力衝刺,也喜歡陪伴家人與朋友。
她的表兄弟佩吉(Curtis Page Jr.)在臉書上說:「她有點含蓄害羞,但是。她有一種柔和溫暖的風格,能夠讓朋友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她非常聰明,我還是無法接受,她已經不在了;她原本明年就要上大學的。」
亞歷克斯.夏希特,14歲,學生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校園槍擊案,受害者亞歷克斯.夏希特(Alex Schachter)(AP)
亞歷克斯.夏希特(Alex Schachter)熱愛音樂,專長是吹奏伸縮號(trombone)與細管上低音號(Baritone)。他過世之後,父親麥克斯(Max)在GoFundMe設了一個專頁,希望以兒子之名成立獎學金,「協助其他學生體驗音樂的樂趣,同時增進學校的校園安全。」麥克斯說:「請大家幫忙,讓亞歷克斯精神長存。」
卡拉.洛蘭,14歲,學生
她的阿姨方坦納(Lindsay Fontana)在臉書寫道:「我得告訴我8歲的小女兒,她美好的表姊卡拉遇害了……我們感謝各位的慰問,但懇求各位拿出行動。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卡拉身上,不能再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