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殭屍企業」恒大、華融欠債高達14兆元!未爆彈太大顆,北京救或不救?

中國國有金融集團華融。(維基小霸王@wikipedia/CC BY-SA 4.0)

中國企業的巨額債務,多年來一直是當局努力解決的問題,但這項任務看起來越來越艱難,對於該國的長期經濟發展以及持有中國股票債券的全球投資者而言,那是遍布於市場的未爆彈。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中國企業的債務水平「令人瞠目結舌」,2020年底,私營非金融公司的總體債務相當於中國GDP的222%。相比之下,美國的私營非金融債務佔GDP的164%。中國政府堅稱,需要仰賴市場規則和透明程序,讓債務違約的企業能夠軟著陸,不對金融體系造成破壞。

現在,中國國有金融集團華融和房地產巨頭恒大的債務危機,考驗著中國當局的應對能力。這兩家企業堪稱是中國兩大債務怪獸(debt monster),其天價債務加起來約有5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9531億元),接近我國半導體龍頭台積電的市值。

僅這兩大集團就佔了中國上市公司(不包括銀行)債務總額3.9%,若不依賴借貸援助,絕不可能還清,但中國地方政府財務吃緊,為國營企業紓困的意願變得愈來愈低,這也意味著債務違約造成市場波動的風險越高。

殭屍企業

在中國,國有銀行願意頌揚習思想,但不願承認他們的「壞帳」,各家企業都很懂得「延期貸款、假裝沒事」(extend and pretend),債券違約率也受到人為壓低,預計今年不會超過1%,遠低於去年2.7%左右的全球平均。

這一切市場體制的不足正被兩個「債務怪獸」暴露出來。成立於1999年的華融,最初是一家管理不良資產的銀行,後來變成了企業集團,並把自己給折騰成「不良資產」。8月,它公佈營利警告,顯示截至6月份的負債高達238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5904億元),去年虧損160億美元(約新台幣4430億元),槓桿率為1333倍。

中國華融前董事長賴小民因腐敗和濫用職權被處決。(AP)
中國華融前董事長賴小民因腐敗和濫用職權被處決。(AP)

兩天後,在280多個城市擁有房地產項目的恒大,報告負債3040億美元(8兆4180億元),並表示將通過出售子公司以維持盈利。9月8日傳出,惠譽評級公司(Fitch)將恒大的信用評等降至CC,再降兩級就是違約了。此前一天,穆迪公司(Moody's)才將對恒大的評級降低為Ca,一次降了三個等級,這意味著中國恒大「可能處於或非常接近違約」。

8日,中國媒體報導稱,恒大部分員工在公司外抗議拖欠薪資。據悉,恒大在中國僱有20萬人,間接創造了380萬個工作崗位。投資客擔憂中國房市震盪,大幅拋售恒大股票和債券,導致該公司今年股價已下跌75%,9日早盤又下跌近10% 來到每股只剩3.35港元(約新台幣12元),遠低於該公司2009年在香港上市時的價格,債券交易也暫停。 (相關報導: 午夜零時的金正恩國慶閱兵:救災抗疫的勞農赤衛軍、所有人都沒戴口罩的賭命群聚 更多文章

北京的「打房」政策,可能讓恒大更難賣出房產、籌集現金,加劇破產風險,中國新房銷售額截至9月已經下降了20%,土地銷售額也大幅下滑。投資者質疑恒大如何在沒有明確計劃的情況下出售資產、償還債務,一位證券交易員告訴《路透》(Reuters):「外界對恒大沒有信心,各種謠言都在傳。關鍵是我們仍然沒有看到明確的(債務解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