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晚報
晚安,
繼上海之後,中國政治中心北京出現本土疫情,22日以來雖僅累計近百例確診,但當局已下令在全市11區展開全員核酸檢測,居民須在5天內接受3次檢測。擔憂上海強硬封城的慘況重現,當地超市已出現恐慌性屯糧的人潮。
【上海防疫分析】賈選凝專欄:你不會因COVID而死,其他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全球熱點
馬斯克(Elon Musk)與推特以440億美元的價碼達成收購協議,若交易案成功過關,將是科技業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之一。而全球首富入主推特後,將如何改造這個社群平台?美國網媒 Axios 提出了四個可能:
- 增加編輯功能:馬斯克早在2019年就曾抱怨過推特缺少一個編輯按鈕,還曾在他擁有8500萬追隨者的帳號發起民調,結果顯示近4分之3的投票用戶同意他的看法。
- 發布更長的推文:推特一直以每則推文140字元(後來增加至280字元)的字數限制聞名,馬斯克先前曾批評這種限制長篇推文的作法「過時了」。
- 用身分驗證打擊惡意機器人(spam bots):馬斯克曾把惡意機器人稱為「推特上最煩人的問題」,並稱由他執掌的推特將「驗證所有真實的人類」,還要把演算法開源降低外界疑慮。
- 言論自由至上:馬斯克對於推特現行審查機制有所不滿,他在宣布達成收購交易時發推指出,推特是個眾聲喧嘩、包容不同意見的「數位廣場」,為了體現他心目中「民主運作的基石」——言論自由——他認為社群平台不該逾越政府扮演言論仲裁者的角色。

性別號外
「她用來分散他注意力的伎倆,就像莎朗史東在《第六感追緝令》的場景一樣。」英國《周日郵報》(Mail on Sunday)星期天刊出一篇文章,在英國掀起輿論風暴——前述文句中指涉的「他」,是英國首相強森;而被指控刻意交叉雙腿的女性,則是反對黨工黨的副黨魁雷納(Angela Rayne)。
《周日郵報》的報導引述一位匿名保守黨議員的「幽默暗示」,指稱雷納在國會質詢時利用蹺腳干擾強森,刊出後引來數千起投訴,不分朝野群起撻伐。
雷納在推特回擊這篇「陰溝新聞」(gutter journalism):「身為一名有腿且穿著衣服的女人,我被指控為『讓總理分心的策略』……政界女性每天都面臨性別歧視和厭女症——我也不例外。」強森也表態對這起「匿名厭女」事件感到遺憾:「儘管我幾乎在所有政治議題上都不同意雷納,但我尊重她這名議員。」
不能只有我看到
在家上班就能幫助烏克蘭!?這是歐盟行政機關「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公民的呼籲。
根據歐盟提出的「扮演我的角色」(Playing My Part)計畫,公民只要實踐居家辦公、減少使用空調、棄飛機改乘火車等簡單行動,每個家庭平均一年能省下近500歐元,並為歐盟節省2.2億桶石油,從而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還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Quote of the Day
“We will not let hate win.”
——美國密西根州州參議員麥克莫羅(Mallory McMorrow)
「我是一個異性戀、白人、基督徒、已婚的郊區媽媽……只有像我這樣的人袖手旁觀,仇恨才會獲勝。」
當種族與性別教育在美國成為自由/保守派陣營對抗的最新戰場,民主黨籍的麥克莫羅(Mallory McMorrow)日前在密西根州議會反駁共和黨議員對她的攻訐,五分鐘的演說內容在社群媒體瘋傳,也讓這位「地方媽媽」一夕爆紅。
麥克莫羅矢言不會讓共和黨人對LGBT、種族平權的攻擊得逞:「我希望這個州的每個孩子都覺得被看見、聽到和支持著,而不是因為他們不是異性戀、白人和基督徒而被邊緣化或針對。」 (相關報導: 走走晚報:地表最「酷」婚禮 | 更多文章 )
Senator Lana Theis accused me by name of grooming and sexualizing children in an attempt to marginalize me for standing up against her marginalizing the LGBTQ community...in a fundraising email, for herself.Hate wins when people like me stand by and let it happen. I won't. pic.twitter.com/jL5GU42bTv
— Mallory McMorrow (@MalloryMcMorrow) April 19, 2022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
- 【會員獨享】走走原創:別人還沒有寫出來的好故事
- 每天一則晚報:為妳精選的每日新聞摘要
- 每週一則週報:不可錯過的全球好文 Expresso
- 每週一則手帳:嚴選推薦線上活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