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水鉅作「甘露水」5/21高美館展出 史哲:看見臺灣藝術的福爾摩莎時代在高雄

高美館以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為主題,展開蚌殼的少女以堅定昂首之態佇立在光線之中。(圖/高美館提供)

為紀念臺灣文化協會創立100週年,《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由林曼麗總策畫,偕研究團隊周婉窈、劉柳書琴、石婉舜、蔣伯欣、陳慧先、陳允元與吳俊瑩及北師美術館團隊共同構成,以「光」為名,回應臺灣百年前先覺者及藝術家在黑暗時代中追逐臺灣新文化的勇氣。5月21日起《光》將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盛大開展,邀請南臺灣民眾親炙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以及其他超過20位臺灣前輩藝術家的大師之作,共同見證藝文界的百年脈動。

《光》展從社會運動與發展切入藉由藝術作品與文獻共構 映射「文化向上」的行動與精神

副市長史哲表示,感謝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林曼麗董事長的協力與用心,給予高雄全力的支持,進而得以促成這次的展覽。《光》展從社會運動與發展切入,藉由藝術作品與文獻共構,呈現1920-40年代文化協會及相關人物所處的社會,映射「文化向上」的行動與精神,回訪100年前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史哲並說,期盼邀請大眾走進高美館,欣賞《光》這場得來不易的文化藝術百年大展,走過臺灣文化百年的自覺,作一個驕傲的臺灣人。更要在9到10月來到高雄,參與臺灣文博會、臺灣設計大展,在臺灣的高雄、世界的高雄,感受感受臺灣文化藝術的福爾摩莎時代。

高雄《光》展由高美館與北師美術館共同主辦,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表示,在文化部、高雄市政府、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以及《光》展覽研究團隊的支持下,讓南臺灣觀眾能就近在高美館感受其深刻意義。她進一步說明,本次在高美館的展覽並非只是巡迴展,除承續臺北展的原有內容,也邀請蔣伯欣博士擔任高雄展覽企畫構成,偕同高美館團隊共同完成展覽內容的調整與補充,新增屬於臺灣南方的文化觀點;因此,本展在意義上更像是延續《光》能量的展覽二部曲,如同光線的引入所啟動的另一波屬於南方的探尋之旅。

高雄展覽主視覺延續前站,以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為主題,展開蚌殼的少女以堅定昂首之態佇立在光線之中,以此呼應作品首度來到高雄這座充滿陽光的南方城市,展開新世代「南方文藝復興」的追尋,帶著眾人走向下個百年。

高雄《光》展將再提借高美館、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以及李石樵美術館等館所的精彩典藏,包含陳澄波、郭柏川、林玉山、李石樵、劉啟祥和黃清呈等多位前輩藝術家作品加入展出陣容,重新梳理展覽的南方視野並加以擴延。 (相關報導: 全台首座「衛浴美術館」!Derek新竹旗艦店正式登場 更多文章

李玉玲表示,高美館自法人化所提出的「大南方South Plus」新座標,跳脫過往「南部」的地理限制,銜接「全球南方」論述、拓展對文化南方的新想像,逐步透過美術館內外空間重塑、主題展覽的策畫,以及關鍵典藏蒐藏策略,連結關於「南方」感知的圖像語境,打造屬於高雄的城市文化記憶。她並說,透過高雄《光》展所欲推進的「南方文藝復興」,誠如「大南方」新文化自覺,是為了傳承展覽的自覺精神,以新視野的座標導航,迎接新時代的挑戰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