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肥胖影響健康,健康影響醫療給付。國人各年齡層的肥胖率中,以45至54歲的男子最高,該年齡層有高達56.09%過胖(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衛福部2017年)。恰巧我是落入這個年齡層的胖子,為了健康著想,也不想造成家人的困擾,萌生減肥的念頭。
十多年來我做節能服務,小到一家四口的住宅,大到數千人的工廠,用能源管的方法理幫助各式各樣的建築做「減肥」。去年突發奇想,將能源管理運用在體重管理,是否一樣有效?
國際標準組織的能源管理方法,簡易的說就是PDCA四個步驟,換言之是透過診斷(P)、實作(D)、檢測查核(C)與貫徹(A)四個階段來達到能源管理的目的。
第一個步驟診斷Plan,在能源管理上要看過去3年的耗能歷史資料(Energy Profile)。我的體重從30歲過後,就節節上升,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標準來看,20多年來,體重超出標準15多公斤。以身體能源的角度來說,多出來的體重是以備用能源囤積在身體,換言之,不是肌肉不是骨頭,而是脂肪,要明確地減掉身體多餘的脂肪。
膳食的食物,分為三大巨營養素:碳水化合物(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糖類是身體的能源,提供能量給代謝,用不完的能量則轉換成脂肪儲存在身體。而脂肪與蛋白質主要是身體細胞更新時所需要的材料,兩者同樣可以轉化作為能源使用。
每次健康檢查後,醫生總是苦口婆心地這麼說,但也當耳邊風不管他。當確定好減掉脂肪目標後,我的身體能源概念與傳統有些不同。我的膳食與一般人類似,但我發現到,生活中有太多醣份的攝取機會,往往一杯碳酸飲料,所含的糖分就足夠一天所需。其他的含糖食物就可能超過所需。身體多餘的脂肪不一定是來自所吃的脂肪,而是來自糖類!所以我刻意地去減少攝取糖類或甜的食物。
第二步驟實做看看Do,在工廠節能上,可以透過流程與設備改善來節能。在身體方面,很簡單就是需要同時控制膳食與多運動。
理想中的減肥機制,是減少提供身體過多的能源,甚至運用消耗能源的代謝作用,將身體儲存的脂肪用掉,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如何消耗脂肪減肥可有不同的途徑,有人用禁食的方式,阻斷身體獲得能源,因為身體時時刻刻需要基本代謝維生,即使不活動,自然就會去用掉身體的備用能源-脂肪。這個方法說來簡單,對大多數人要耐住飢餓禁食,並不容易做到。
另外一個方法,是多加運動,減少攝食熱量卡路里,這個方法比禁食來的溫和可令人接受,問題是要動多少,減吃多少才能達到減肥,也是身體負能源的狀態?
運用能源管理的第三步驟檢測查核Check,如果能夠精準量測到攝食與運動的卡路里,就可以操作成負能源減肥的狀態,這發生在有儀器量測的運動員身上。對於一般人而言,家中有體脂計就可以每日量測體重與脂肪比例的狀態。至於運動所消耗卡路里,越來越普遍的運動手環,亦可量測運動消耗的卡路里。 (相關報導: 宋慧喬私藏的「豆腐」減肥法!學學她這樣吃三餐,健康又有效的瘦下來絕非難事… | 更多文章 )
在工業4.0時代,量測的儀器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宜,量測的次數可以達到每秒的即時數據,且即時儲存到雲端,幾乎不受傳輸速度與儲存空間所限制,對於身體健康狀態的描述,不再只是幾個指標數字,而是隨著時間不同狀態下的一連串數據,這些數據往往以圖形呈現,所謂的「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圖示化的資料更能接近身體的複雜自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