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陸續開打疫苗,台大公衛院教授詹長權指出,台灣第一劑和第二劑接種覆蓋率的落差太大,將是面對delta疫情的一個要改變的防疫缺口,他也提到,新加坡在過去的28天內,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6.7%,而完成兩劑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 0.9%,只接種一劑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5.1%。
詹長權表示,他曾經呼籲政府採取「同島一命、一人一劑」的國家接種政策來因應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很高興政府有接納這一個想法來讓更多國人有機會打到第一劑。
詹長權坦言,原本想法是以延後第二劑接種時程來爭取購買更多疫苗來補上第二劑接種所需要的疫苗量,但是8月份疫苗到貨量不如人意,加上delta變異株這一個新冠病毒新敵人兵臨城下,有必要調整接種策略來因應這一個新情勢。
詹長權提到,台灣接下來的疫苗接種可以從年9月1日到12月31日為止的4個月內預期可獲得的疫苗總劑量來規劃(500萬AZ、850萬BNT、150萬莫德納或更多),未來16週的接種計劃建議,第一劑、第二劑同步施打;排序依年齡、捨類別;第一劑接種從40歲起向下、向上逐歲依序擴大,疫苗種類以AZ為主,其次為BNT,最後是Moderna;第二劑以年齡由高到低依序擴大,同牌疫苗接種、不同牌疫苗混打並行。
詹長權指出,如果第一劑比第二劑以1比1的比例分配,到年底朝1750萬人一劑接種,800萬人二劑接種的目標邁進。如果以1比2的比例分配,到年底朝1500萬人一劑接種,1000萬人二劑接種的目標邁進。要讓這樣子的接種計劃順利,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再到國際市場去搶購2000萬劑疫苗供今年使用。
詹長權提到,台灣新冠疫苗到9月3日為止第一劑的覆蓋率約44%,但是第二劑的覆蓋率約4%,第一劑和第二劑接種覆蓋率的落差太大,將是面對delta疫情的一個要改變的防疫缺口。如果以新加坡的真實世界資料來判斷,加快第二劑覆蓋率將可以大幅度降低delta新冠肺炎病人需要氧氣治療、進加護病房、死亡的風險。
詹長權說明,根據新加坡正在持續中的這一波delta新冠肺炎流行的真實世界證據顯示,幾乎所有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時都不會患上嚴重疾病,除非他們原本就帶有讓他們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的疾病。 (相關報導: 「完全不贊成現階段青少年先打BNT!」前醫師:大家都先打1劑是假公平 | 更多文章 )
詹長權最後指出,新加坡在過去的28天內,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6.7%,而完成兩劑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 0.9%,只接種一劑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