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剛剛慶祝了70週年金婚,王室又要開始籌備哈利王子的婚禮了。
哈利王子與梅根2016年經朋友介紹在倫敦相識,之後墜入愛河,次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勇者不敗"運動會上雙雙亮相,公開戀情。
王室的一舉一動都在"狗仔隊"的視線雷達網裏,遑論王室戀情婚事。
之後,彷彿有默契,英國媒體不再窮追猛打,梅根幾乎從公眾視線裏消失,直到11月27日倆人宣佈16個月的戀愛旅程到了一個驛站,訂婚了。
哈利和梅根得到家人的祝福,從祖母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祖父菲利普親王,父親查爾斯王子和繼母卡蜜拉,兄嫂、劍橋公爵夫婦威廉王子和凱瑟琳,到王宮內上下,還有英國首相、政要,以及英美兩國關注英國王室婚戀大事的民眾。
一個無法視而不見的事實是,英國王室在王子公主們的婚嫁事宜方面的規矩確實在與時俱進,包容度明顯增大。
70多年前,英王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為了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Wallis Simpson)放棄王位。
不是自願,而是迫於各種規矩。辛普森夫人是美國人,離過婚,而作為英國教會首腦的國王不能違背教義娶一個離婚的外籍婦女。
後來,瑪格麗特公主也遭遇類似抉擇。那是1950年代。
辛普森夫人和「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王愛德華八世。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右)曾愛上一位離婚軍官,婚事不被准許,最後取消。
愛丁堡公爵是女王的丈夫,但必須由女王授予頭銜才能被稱為菲利普親王她愛上了英俊瀟灑的軍官彼得.唐斯安德上校,問題在於他正在辦離婚手續。
因為公主年齡不到25歲,婚嫁大事需經母親批准,而母親斷然拒絶。
後來,公主25歲了,也想了很久,決定不跟上校結婚了;她宣佈要把自己對英聯邦的責任和義務放在其他一切考慮之上,包括個人情感和婚戀。
再後來,到了查爾斯王子時代,挑戰王室和教會規則的是查爾斯跟黛安娜和卡蜜拉的故事。
婚外情,離婚,再婚,英國王室與時俱進的速度或許較慢,但畢竟,離婚的查爾斯王子與離婚的卡蜜拉最終還是成婚了。
凱特總是以完美的王室媳婦形象出現,言行舉止中規中矩,不差絲毫。
英國媒體報導說,威廉和凱特上演的,是首個不會高高在上、反而與平民非常接近的婚禮。哈利和梅根訂婚的消息公布後,大西洋兩岸的媒體詳細披露梅根為女權和人道援助事業呼籲、吶喊的活動。
一個問題被響亮地提出來:英國王室傳統上不干預時政。雖然王子和王妃、公主們都按慣例有自己支持、庇蔭的慈善組織,也需要為慈善活動站台,但還沒有人出面為女性賦權吶喊的。
這個先河會從明年梅根嫁入王室,成為"殿下"(Her Royal Highness, HRH)之後, 由她開啟嗎?
梅根已經宣佈婚後退出演藝圈,專注於她認為重要的事業,比如人道援助工作,比如為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出力。
美國元素
在出身平民而嫁入王室這一點上,她跟凱特王妃相同,並因此與美國價值觀吻合,因為凸現社會流動性,頗具正能量和勵志色彩。
凱特王妃在哈利王子訂婚消息公布後表示祝賀,同時說了一句話:我們獲益,美國受損。意思是這麼好的美國姑娘沒留在美國,而是嫁到了英國。
梅根將是英王室非血緣成員中第一個被稱作"殿下"的美國人。
哈利王子和高曾祖母「范妮」。范妮是哈利母親黛安娜的曾祖母,出生在紐約一個富有的銀行家家庭。哈利王子的母系高曾祖母,即黛安娜王妃的曾祖母,是美國人"范妮",弗朗西斯·艾倫·沃克(Frances Ellen Work),被戲稱為"美元公主",185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是富裕的銀行家弗蘭克·沃克的長女。
她父親白手起家致富,但痛恨"一無是處"的英國王宮貴族到美國"採花",甚至揚言要是他說了算,就要把跨國通婚定為該判絞刑的大罪。
但女兒執意嫁給那個英國人吉姆·伯克·羅奇(James Burke Roche),他也沒辦法。范妮跟吉姆1880年結婚,住在英國,生了4個孩子,1891年一個美國法庭判他們離婚。其中一個孩子成了黛安娜的外公(姥爺)。
黛安娜的曾祖母是美國人至於說今後推動英國王室與時俱進、開風氣之先的更多是凱特、梅根或她們的丈夫,現在真不好說。
迄今為止,至少在公開場合,凱特總是以完美的王室媳婦形象出現,言行舉止中規中矩,不差絲毫。
哈利王子今年6月為慈善活動作宣傳時,曾以自己親身經歷和體驗說明精神健康問題的重要性,以及提供精神支持和援助的重要性。
他坦言母親車禍喪生悲劇給他和哥哥心理造成的創傷,還談到自己對王室、君主立憲制度和王室成員的歷史職責問題。
他當時對記者說:"我們都希望確保君主制度繼續下去,並對自己代表的價值觀充滿熱情。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特別是再加上社交媒體的影響,我們都會參與到建設現代君主制度的進程。"
梅根和哈利王子的戀情首次公開,是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勇士不敗」運動會上。她的衣著和行為很快成為效仿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