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美國大使館」發行假簽證超過10年?衛報遠赴非洲調查發現:美國國務院竟然也做「假新聞」!

迦納的冒牌美國大使館。(圖/美國國務院)

2016年11月5日,美國國務院官網貼出一份新聞稿《迦納國安單位關閉冒牌的美國大使館》,剛開始沒人注意,但一個月後迦納媒體也報導稱,迦納首都一個犯罪集團把一棟粉紅色樓房假扮為美國大使館,向民眾核發假的赴美簽證,期間長達10年之久,最後被美國與迦納警方共同破獲。報導還稱,冒牌大使館上方懸掛著美國國旗,辦公室甚至掛著歐巴馬總統的肖像。

據報導,美國官方最先發現這起詐騙案,並與「迦納調查局」聯手,終於破獲這座位於迦納首都阿克拉(Accra)的冒牌大使館,犯罪集團在非洲各國的遙遠村莊張貼廣告,招攬想去美國找頭路的村民,再把他們帶到阿克拉,一張簽證以4500歐元(約台幣16萬元)的高價賣出。

迦納警方從冒牌美國大使館破獲的假護照與身分文件。(圖/美國國務院)
迦納警方從冒牌美國大使館破獲的假護照與身分文件。(圖/美國國務院)

美國國務院表示,這座冒牌大使館是由一群土耳其人和迦納人聯手經營,還雇用了迦納當地一名專精移民法和刑法的律師,但警方到場時,犯罪集團已帶著部分資料潛逃,警方只逮捕幾名員工,扣押了150多本來自10個不同國家的護照。

美國國務院說,這次行動拿下了該集團約7成資料,雖然並未逮住主謀,但最大成果就是「集團背後的政治勢力已經無法再庇護他們」。

報導一出,全球媒體都「驚呆了」,各國重要新聞機構紛紛轉載,包括英國BBC、《衛報》(The Guardian);美國CNN、福斯新聞(Fox New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德國之聲(DW)、中國《新華社》、《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等等,甚至掀起「哪一個非洲國家政府最無能」等眾多討論。

這起報導引起極大關注,每一個情節都非常「經典」:非洲人是詐騙分子、受害者是老實又好騙的鄉下人、警方蠢到無以復加、政府高層都被賄賂而包庇罪犯,故事結尾又是美國人拯救世界。整起事件像是好萊塢的完美英雄片,但只有一個缺點...

這新聞是假的。

時隔一年之後,英國《衛報》於28日刊登一則長文,由迦納駐地記者深入探討事件始末。

詐騙調查負責人:我不知道怎麼回事

施渥努(Seth Sewornu)警官是迦納的詐騙調查單位負責人,新聞爆出當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簡訊,原來是警方犯罪調查小組(CID)想要了解該起「犯罪實情」,施渥努還來不及回覆,就被電話鈴響給淹沒。

「BBC的記者打來,CNN記者也打來,迦納所有媒體都打來要挖出事件細節,所有警局也不斷打給我。」施渥努說。

美國國務院報導稱,該集團還有「經營」一家冒牌荷蘭大使館,所以荷蘭媒體也聯絡上施渥努。施渥努回憶道,他被排山倒海的採訪訊息嚇傻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任何調查行動。

施渥努說,他非常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一個單位負責此案,因為美國國務院報導中的「迦納調查局」根本不存在,而迦納的犯罪調查小組、特種部隊、甚至國家調查局(BNI)都告訴施渥努,他們都沒有調查過這一案件。 (相關報導: 巧克力和熱帶雨林的拔河》遭踢爆非法濫墾 迦納與象牙海岸承諾改善 更多文章

「這太不合理了吧?」施渥努說,他毫無頭緒,明明是一則美國國務院網站上發布的官方新聞,卻沒有人知道真相?媒體群起逼迫之下,施渥努打給美國駐迦納大使館,也就是國務院報導的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