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一小時要花掉十分之一月薪、看美國節目要買「驚喜包」強人卡斯楚這樣控制國家

在全世界網路普及率最低的古巴,網路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奢侈品。(圖/Pedro Szekely@flickr)

卡斯楚因為政治考量,導致古巴網路發展落後,這樣的做法滿足了他的個人利益,但卻替古巴帶來許多後遺症…

網路是比黃金還珍貴的奢侈品

有一次我在古巴街上閒逛,走進了一家咖啡廳,打算喝杯咖啡、略作休息。點完咖啡後,隨口問了服務生這家咖啡廳的WI-FI密碼是多少。當時服務生滿臉狐疑地看著我,我才赫然想起,自己不是在台灣,而是在全世界網路普及率最低的古巴。

在古巴,只有政府學校或是公家機關才能使用網路,一般老百姓只能買政府發行的網路卡,然後還得到指定的熱點才可連上網,通常這些熱點會在各城市的廣場或是飯店。古巴政府號稱目前全國有超過60個Wi-Fi熱點,也就是說,古巴的15座大城市裡,每個城市大約已有三到四個廣場提供上網熱點。

除了要到指定的熱點上網之外,當手機連上網後,還得輸入兩組帳號、密碼,上網費用一小時最貴高達6 CUC, 2016年降到每小時2 CUC (折合台幣為70元左右),2017年則部分銷售點降到了1.5CUC。雖然費用已逐年下降,但對當地人月薪只有20~25美金,上網一小時,就要花掉他們大約十分之一的薪水,這代價可是相當高昂。

或許有人會問,古巴沒有提供3G或4G上網嗎?沒錯,目前全古巴有三百多萬支手機,但仍停留在2G通訊。目前台灣人出國旅遊習慣租借的網路分享器,在古巴仍然無法提供服務。

古巴網路發展落後

1996年8月22日,古巴有了第一個網路,是由一家名為SPRINT CORP的美國供應商所提供,網路速度只有64kbps,需要透過電話撥接上網,僅限於政府部門使用。

到了2006年,全古巴約有40萬台電腦,等於每100人就有4台電腦,只不過,這些電腦仍然都聚集在國營單位、政府機關、學校、銀行或工廠等,而非一般老百姓的家裡。此外,這些電腦雖然可以上網,也未必都能連上外面的internet(外部網際網路),大部分還是只能連到intranet(內網);唯有如此,古巴政府才能夠全面控制所有的資訊流通。以醫院為例,雖然醫院的電腦可連接到外面的網際網路,但大多只能連到醫學相關網站或是結尾為.cu的網址。在政府嚴密監控之下,全古巴大約只有2,000個網站,而且大多隸屬於國家單位或是國營媒體。

1996年到2011年這段期間,古巴的網路皆是透過衛星連接,上網速度非常慢,連到一個網頁就得花好幾分鐘,更不用說觀看影片了!想像一下,如果上網看影片要透過電話撥接,還得等上5-9個小時下載影片,你有辦法忍受嗎? (相關報導: 日本適合跟團玩的3個地方!這篇教你如何買到高CP值的日本旅遊行程 更多文章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2011年,因為古巴政府准許委內瑞拉協助建造光纖網路,而逐漸獲得改善。2014年「古巴國營通訊公司」(Empresa de Telecomunicaciones de Cuba S.A.,簡稱ETECSA)開始對外販售網路卡,讓人民也有機會接觸網路。只不過,昂貴的網路卡並非每個古巴人都能負擔得起,也因此古巴人民上網比例只有3-5%,是全拉丁美洲甚至全世界上網比例最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