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男女在縮減衣櫃時,都會有所保留,就怕一不小心少了一套適合的穿搭。然而諷刺的是,這些人卻也常常在抱怨:「整櫃的衣服沒一件能穿出門!」我後來發現突襲式的清理有助於釐清哪些東西該丟。
大衣櫥會混淆我們的視聽(要在茫茫大海中做決定總是會迷失方向),再加上我們總是嚷嚷沒時間,最後會穿的永遠是那幾件。我們最愛的那幾件(通常是舒服、合身又有型的)永遠在衣櫃最前排,而不喜歡的就被推到後面去坐冷板凳,佔據珍貴的空間去生灰塵。最理想的狀況是,每一件衣服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擁有相等的穿著頻率,並公平地展示在衣櫥裡。換句話說,這個小衣櫥主打的是「整櫃什麼都能穿」。
所以,你若想要減量,就把衣櫃裡所有衣服清出來,一件一件地思考以下問題:
● 它還能穿嗎?是否過時了?少數有破洞、裂痕和污漬而難以修補或重新改造的衣服,可以拿來當抹布;而其他的則可以拿去回收 。如果你無法接受過時的衣物,那就捐出去或拍賣掉,你會讓古著愛好者非常開心。
● 我很常穿它嗎?如果你一直收著那件伴娘禮服,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的話,請把它捐出去,替衣櫥清出空間來,讓那些每天會穿的衣服的能見度變高,也更好拿取。另外,那些要等瘦了才能穿的衣服也清掉,因為當你真的瘦下來,你會想買新衣服犒賞自己。
● 我是否已經擁有重複的衣服了?季節性的單品,像是圍巾和泳衣,可能一整年都會放在衣櫥裡佔空間。所以挑出最心愛的那件,清掉剩下的!內衣褲與襪子也是同樣的道理,評估每次洗滌之間你會需要的數量,然後清掉多餘的。
● 這是否會使家人的健康面臨威脅?甲醛(Formaldehyde)、多溴聯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hemicals, PFC)以及分別存在於抗皺、防火、 防水透氣的Gore-Tex(或是標記為防污Scotchgard、 鐵氟龍) 和聚氯乙烯材質(PVC)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PAEs),對我們的健康有害。尼龍、聚酯纖維和壓克力的材質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清掉含有這些材質的衣服能減少接觸有害物質。
● 我是出於罪惡感才保留它的嗎?珠寶首飾是常見的禮物或是傳家寶,卻不見得符合我們個人對美的喜好。可以考慮把它們傳給用得上的人,像是家庭成員、二手寄物店或是慈善義賣。
● 我有這項東西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嗎?是否有別的物品能夠代替它達到相同的效果?思考衣櫥裡每一項物品存在的理由。你可能被強力播送的廣告給洗腦, 認為球鞋是必需品,但如果你平時的運動是瑜珈、騎腳踏車和走路,那麼一雙舒適的休閒鞋其實就夠了。
防止衣櫃繼續出現「無性生殖」狀況
記住,簡化(任何空間)都是一場無止境的旅程,需要不時檢視使用的情形。如果你注意到一件單品慢慢往衣服堆的下層或是衣櫥深處移動,那是時候讓它發揮價值了,或者乾脆點放棄它!不然「沒一件可穿」的窘境很快又會趁虛而入了。要避免衣櫥裡出現無性生殖的狀況,我發現以下兩點很有幫助:
1. 預先計畫一年裡面的採購時段,並老老實實地遵守。我選擇在四月中旬去採購春夏衣物、十月中旬則買秋冬衣物。這樣一來,能使你打消把血拼當成休閒活動的念頭(避免衝動購物),也能間接鼓勵你延長衣櫥裡物件的使用年限。
2. 保持吃緊的衣服存量:在採購季來臨前,你可以將那些穿到快爛的(有破洞、裂痕、頑強的污垢)或是穿到不耐煩的、需要替補的衣物特別列成一張清單。堅守一個既定的總數,便能符合衣櫥「一進一出」的原則。
作者簡介| 貝亞‧強森
透過親自實行零廢棄,試圖打破一般人對環保生活的成見,除了將經驗寫成本書,住家也定期對外開放,向民眾宣導零廢棄生活的理念。她接受過美國NBC、CBS、CNN、BBC等新聞節目專訪,也曾登上《時人》(People)、《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等眾多平面媒體,更被紐約時報稱為「零廢棄生活教母」。她曾受邀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演講,其中包括Google、TEDXTalk等知名機構。 (相關報導: 這麼美的建築居然是大學體育館!純白、通透、採光好,在裡面運動絕對是一大享受! | 更多文章 )
本文經授權選摘自遠流出版《我家沒垃圾:一個加州媽媽的零廢棄生活革命,重新找回更健康、富足、美好的人生》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