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備詢時證實,台美目前正就將東亞的武器彈藥庫存放到台灣進行洽談,但事後又改口在在危急狀況下才有此作法,現在正評估中還未定案。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明亮看世界》中直指,美國現在的做法很可能是俄烏戰爭的啟示,擔憂台海未來開戰時難以輸入武器,所以提早部署。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則強調,美軍在台設置彈藥庫不等於台美成為非正式軍事聯盟,或是美國軍備駐台。
郭正亮指出,國防部不否認就代表是真的,但運來台灣存放的彈藥,應該不是用軍購案的名義進入,而是用去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中,提及的對台提供20億美元軍事融資的費用支出,「美國把它的庫存塞給你,因為不在普通軍售的架構裡面,所以就用這個融資的錢來墊。」
郭正亮提到,存放彈藥牽涉到的是彈藥類型,傳出台美在談的彈藥包括F-16戰機的飛彈,但此想法可能太樂觀,至於可攜型武器如刺針、標槍飛彈等,國軍自己買的都還沒來,就更不可能出現在美國可能存放的武器清單,而目前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傳統火砲,但這些火砲有儲藏風險,勢必需要維安。
楊永明認為,美軍在台設置彈藥庫,重點在存放的是小型武器、防空武器、重型武器、空戰飛彈,各類型武器存放的意涵都不太相同,但小型武器台灣可以自行生產,所以最有可能正在洽談放在台灣的武器,就是攸關不對稱作戰的防空或重型武器,不過這不等於台美成為非正式軍事聯盟、美國軍備駐台。
郭正亮:美國的做法很可能是俄烏戰爭啟示
楊永明分析,美軍在全球各國設置彈藥庫,包含戰術、戰略、政治層面,目前看到較多的是戰術層面,美軍要存放在戰爭緊急時有需要性的武器,而提升到戰略層面就是戰略的前進部署,但台灣是比較特別的案例,因為各國都是有美軍基地才會有彈藥庫的需求,可是台灣沒有美軍基地,只有美軍顧問。
郭正亮推測,美國現在的做法很可能是俄烏戰爭的啟示,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才發現烏克蘭事先部署的彈藥庫有限,所以一下就用罄,但烏克蘭還好是四周都有陸地接壤的國家,但台灣的狀況不同,四周環海若未來戰爭時被封鎖就無法輸入,所以美國只好事先把武器運進台灣。
「這跟什麼結盟關係距離很遠。」郭正亮透露,現在傳出美國說不定會把傳統火炮舊庫存,用現有價格出售台灣,美方還能藉此「大賺一票」,把二手貨用新貨的價格賣,並先用融資的方式支付,所以台灣編列的預算就看不到,但肯定有人會賺到差價,「美國很多國會議員在搞這種事,他可以賺到一些錢。」
楊永明:是否引發美中衝突要看如何操作
對於邱國正後續改口稱危急狀況下才有此作法,現在正評估中還未定案,楊永明質疑,邱國正的前後說法有點矛盾,現在看似是有意降溫,因為部分人士擔憂台灣變成火藥庫。郭正亮也直言,邱國正新增但書稱是「緊急」才會如此,但這一定是事先準備,不可能緊急才做。 (相關報導: 幕後》2024團結對外?英系坦言對賴清德有疙瘩 揭3件事「無故躺槍」 | 更多文章 )
談到美國若在台設立彈藥庫是否會引發下波美中衝突,楊永明表示,這就要看雙方如何操作,彈藥可以化整為零,且無法百分之百確認儲存的內容物,但若台美間有大動作提升此為政策或法律時,就會變成台美刻意強化軍事合作,有可能踩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定調的外部勢力介入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