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暈倒不代表身體健康,沒常常停電也不表示電力系統穩定!專家這樣打臉無知的台灣人

跟人體的健康狀況隨時都在變化一樣,電力機組也不會電一上就非常穩定,機組有它運轉的限制,不是說它的發電容量有多少,就可以發多少電。(示意圖/ luctheo @pixabay)

前一陣子特斯拉大降價新聞洗版各大媒體版面,網路上一堆人留言說電動車無法普及是因為價錢太高,降價一半還是買不起。但是同一時間,我們的電動車系列文章也是洗版各大社群且更多人留言,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發現,電動車發展的關鍵並不是錢,而是背後涉及的電力調度問題。

我們在專欄裡常講,在能源業,可怕的不是能源高手比你努力,而是高手的全局思維比你正確太多。我和其他幾位綠色帶路人,會接棒「能源白話文運動」的任務,長期駐點在綠學院,我們會從電網設計的全局思維出發,以技術、政策、法律、市場為支點,為你建構系統性的電力系統知識框架,助攻在綠色產業裡尋找機會的人、工作者、創業家,以及政策制定者。

電力系統是一個超大的人體系統,做的事情就是四個字:發輸配售

電力系統是一個超大的人體系統,做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發電、輸配電和售電,簡稱發輸配售。發電的電力有幾個來源,煤、石油、天然氣、核能、抽蓄水力、再生能源,選項並不多。每種發電都有需要的喚醒時間,不是隨開隨用,也不是說關就可以馬上關。

跟人體的健康狀況隨時都在變化一樣,電力機組也不會電一上就非常穩定,機組有它運轉的限制,不是說它的發電容量有多少,就可以發多少電。機組和人一樣也會「中暑」,例如當溫度高於攝氏34度的時候,燃氣的複循環機組就會中暑,因為溫度太高會影響它的進氣量,發電就沒辦法滿載。

這些「球員」都有它的脾氣,現在又新來一個再生能源,太陽能是一種間歇性能源(Intermittent energy),白天才有電,其他時間在睡覺,這使得白天時段傳統機組使不上力,有些機組只好解聯待機,但太陽能睡覺的時候用電需求還是在啊,這就是《能源高手的智慧電網商機攻略》中談到的鼎鼎大名的鴨子曲線。

為了處理鴨子曲線,於是就讓很快可以喚醒的、不必太多熱身就可以上場的球員,例如讓燃氣的複循環機組早上9:00解聯,下午3:00再併聯,然後讓抽蓄水力機組調整至白天時段抽水,其他時段發電,適應太陽能的作息時間。

電力調度的目的是用最經濟、最有效率的方法確保電力系統的供電穩定與安全

所以你看,管理輸配電的電力調度中心,他的工作非常吃重,對內,他要掌握所有可用之兵的作息;對外,他要正確預測你什麼時候要用電、要用多少電,用最經濟、最有效率的方法確保電力系統的供電穩定與安全。

既然最重要的是確保供電穩定與安全,所以安全第一(包括人員安全、設備安全、系統安全),其次才是考慮必須符合其他非安全限制條件下的最低成本,例如環保限制(不可以排放過多的CO₂、NOx、SOx等),最後才是降低發電成本。換言之,如果影響到電力系統的供電穩定與安全時,可以不用考慮發電成本,甚至短時間內可以暫時放寬環保限制條件。 (相關報導: 新創項目百百種,該投資什麼比較好賺?經驗豐富的他這樣建議徬徨的新手 更多文章

你可能會覺得在空污這麼嚴重的狀況下,放寬環保限制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這就跟人體系統一樣,遇到生死交關時會本能求生,身體會自動關閉某些器官的運作,減少耗能幫助你度過難關。所以電力調度是「選擇題」,而不是「是非題」,電力調度需要很多彈性空間,所有對電力調度的限制條件除了原則性的限制外,應該要提供一些可以例外處理的彈性,這樣電力調度人員就可以在盡量滿足諸多限制下確保電力系統的供電穩定與安全,盡量降低發生停、限電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