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阿富汗撤軍之後,應調養生息,厚植其國力?或是擴大抗中,繼續制裁中國,追求美國霸權?其成敗左右未來世界大局,全世界知識份子都在關注。
1983年,我初次到紐約,站在洛克斐洛廣場大厦前,心想,人類怎可能蓋出如此壯觀的大樓?
那時,美國國力不可一世。可是,在紐約街頭,竟有一黑人小孩,看我是外來客,伸手向我乞討10美元,有一點強迫。
我去程路過加州矽谷,科技重鎮,一片欣欣向榮,我的客户說,加州如果獨立,將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我知其強大,但無法求證。
之後,我趕往芝加哥參加秋季電子展。
在芝加哥,展館雖然熱鬧,但到處可見荒蕪的長街,空蕩蕩的大樓,我也親眼目睹一起參展的台商,當街被搶刼,而且不止一次。
這樣的行程,年復一年,後來,芝加哥電子展停辦了,只剩拉斯維加斯春季展。
我當年已深知,美國經濟榮景的背後,存在巨大的隱憂,小到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大到鐵鏽區的產業升級,都有大問題。
解决這些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美國習慣以壓迫别國,解决自身問題,川普更是用到極致。
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元升值,使日本經濟消失不止20年。
1985到1992年,美國逼迫台幣升值,匯率由1比40,升到1:25,造成台灣產業,除了半導體,其餘幾乎全面外移,包含筆電等核心產業。
可是,美國以貨幣升值懲處了日、台,並没有減少其貿易逆差,反造成台商、日商大量外移,加速了中國的崛起,美國無心插柳,中國柳卻成蔭,也造成了日後美中的貿易逆差。
1992年,我擔任工商建研會理事長,辜汪會談以後,大陸也尋求兩岸經濟的破冰,國台辦邀請我到北京訪問。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接見我時,我在經貿議題,主要提出三點建議,其一是制定勞動法令,讓投資企業有所依循;其二是制定台商投資保護法;其三是我告訴他,台商投資之後,有朝一日,大陸經濟發展了,必需妥善應對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壓迫,不可重蹈日、台覆轍,否則台商會再次被迫轉移。
李鵬當場掏出筆來記下,我之後見了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國家計委、人行行長,也都一一提醒。
1994年,中國人大制定勞動法令和台商投資保護法,足證其為發展經濟,而雷厲風行。
此後近30年,大陸對人民幣匯率的處理,折衝樽俎之間,皆不影響其產業之發展,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響,其它每年GDP成長都超過6%,其國力穩步成長,人均所得已超過一萬美元。
反觀美國,仍然執著於每年究責違反301法案的匯率操縱國,對本身的政策缺失少有反省,政府持續不做為,貿易逆差和政府預算赤字不斷擴大。

2001年,發生911事件,同年,阿富汗反恐戰爭開打;2003年又有伊拉克戰爭,長年征戰,師老兵疲;2008年,又逢金融海嘯,美國國力已經耗竭。
1980年代,以美國一己之力,可以呼風喚雨,日、台都得乖乖聽命。
而如今國力耗弱的美國,不論川普或拜登,仍然迷信「打壓別國,可以使自己壯大」;制裁手法,也由增加關税,到扼殺其特定產業。 (相關報導: 葉家興觀點:恐懼中國─事實、迷思或計謀? | 更多文章 )
可是,要獨力制裁美國的大債主中國,顯然已力有未逮,所以拉幫結派,試圖扼止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