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媒體聚焦俄羅斯操控大選 《外交政策》警告:中國勢力早已滲透美國學術界!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pixabay)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SAIS)是美國重量級智庫,也是全球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的知名學府,校友遍及美國國務院、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等重要機關。美國《外交政策》雜誌28日報導,香港「太平洋國際交流基金會」(CUSEF,又稱中美交流基金會)與SAIS在2016年合作建立「太平洋共同體倡議」(Pacific Community Initiative)計畫,背後主導的就是前香港特首、現任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學者憂心,當外界目光都放在俄羅斯操控去年大選時,中共勢力正悄悄透過學術界滲透美國政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著名研究型私立大學,也是美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以醫學、公共衛生、科學研究、國際關係及藝術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世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太平洋共同體倡議」計畫是由香港非營利組織「太平洋國際交流基金會」(CUSEF)和SAIS在2016年開展,主旨為「中國在亞洲和世界中更廣泛的角色對鄰國和其夥伴的意義」,這項計畫的經費由CUSEF出資,而CUSEF的理事長現任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負責中美關係外交事務的董建華。基金會與多位中共高層互動密切,包括國務委員楊潔篪、前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都參與過基金會的活動。

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與太平洋國際交流基金會理事及贊助者合影。(圖/CUSEF網站)
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與太平洋國際交流基金會理事及贊助者合影。(圖/CUSEF網站)

根據CUSEF網站,基金會的任務是「組織和資助中美兩國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改善和加強兩國關係」,通過組織和資助中美兩國官方和民間高層對話和交流,兩國智庫、高校間學術交流和人員往來,以及開展促進兩國經貿、教育、文化合作的項目,推進中美在包括政、經、文、教各個領域的高效率、深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增進兩國的共同利益和戰略互信。

CUSEF在北京大學舉辦「中美大學智庫論壇」。(圖/CUSEF網站)
CUSEF在北京大學舉辦「中美大學智庫論壇」。(圖/CUSEF網站)

學者:俄羅斯著重目的性,中國強調建立關係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中國研究員馬蒂斯(Peter Mattis)指出,中國和俄羅斯在介入美國政界方面採用的手段非常不同,俄羅斯著重「操作性目標」,他們會從這個目標反推思考該如何達成,但中國重視建立關係,這種關係不是具有某種特定利益、速成的關係,而是長遠的整個「生態系的改變」,只要他們培養夠多的人,未來只要在對的地方、放上對的人,即使不用自己發聲也能改變風向,贏得辯論。 (相關報導: 為夢想殺出一條血路!競爭激烈的美國醫學系國際生 更多文章

CUSEF在廣州和海口舉行中美青年學者對話會。(圖/CUSEF網站)
CUSEF在廣州和海口舉行中美青年學者對話會。(圖/CUSEF網站)
 CUSEF邀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學生訪華,學生穿起了中國傳統婚禮服。(圖/CUSEF網站)
CUSEF邀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學生訪中,學生穿起了中國傳統婚禮服。(圖/CUSEF網站)

中國影響學術界 學者:不是軟實力,只是為了輸出中共思想

中國在澳洲學術界的影響更為深遠廣大,大量的中國留學生加上中國資金,使得澳洲學界受到來自中共的強大壓力。澳洲中國研究智庫《中國事務》(China Matters)在今年9月發表一份報告,要求澳洲政府及教育部重新檢視大量招收中國留學生對澳洲學界造成的風險。報告中指出,澳洲有些大學在財務上高度依賴於中國留學生的學費,有些學術人員被中國留學生抱怨他們使用「具冒犯性」的教材,就成了中國社群媒體的攻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