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及其盟友深受撤離阿富汗截止期限問題困擾的同時,中俄兩國領導人就阿富汗局勢進行了討論,兩國在這一問題上顯示出與西方國家不同的關切。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8月25日報導,習近平當日同普京通電話,雙方就阿富汗局勢交換了意見。
習近平稱,中國「鼓勵阿富汗各派協商構建開放包容的政治架構,實施溫和穩健的內外政策」。
新華社稱,普京表示,俄方願同中方密切溝通協調,防止阿富汗安全風險外溢,抵禦外部勢力干預破壞。
在兩人通話前一天,七大工業國組織(G7)領導人也舉行會談討論阿富汗問題。出席會議的美國等西方國家領導人同意,繼續向神學士施壓,爭取其允許想要離境的阿富汗人在8月31日後仍可以安全離開。
這一點沒有在中俄領導人會談中被公開提及。分析普遍認為,中俄視阿富汗局勢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失利,希望借機施加自身影響力。但不應忽略的是,美國已在離開阿富汗之後將戰略重點更加聚焦為應對同中國的競爭。
Read the G7 leaders statement following their call today on the 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https://t.co/zNRqA47xW5
— G7 UK (@G7) August 24, 2021
中俄與西方的溫度差
與西方世界對神學士重新掌權可能會對阿富汗人權、女性權益等問題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同,習近平與普京對阿富汗局勢的表述更加溫和。
他們還示意,中俄同西方對阿富汗的干預保持距離。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稱,中國尊重阿富汗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奉行不干涉阿富汗內政的政策。
普京則表示,當前阿富汗局勢的演變表明,「外部勢力強行推行其政治模式的政策行不通,只會給相關國家帶來破壞和災難」。

今年7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右)天津親自高規格接待了阿富汗神學士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左)一行。
與西方國家紛紛從阿富汗關閉使館、撤離人員不同,自神學士重新掌權以來,中國和俄羅斯在阿富汗的使館仍然繼續運作。
神學士駐多哈政治辦公室發言人8月24日還在推特上表示,神學士代表團已經在喀布爾會見了中國駐阿富汗大使一行。
「中方與阿富汗神學士方面有著從順暢、有效的溝通與磋商……中方尊重阿富汗人民自主決定自身前途命運,願繼續同阿富汗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這一消息時表示。
امروز هیئت به سرپرستی محترم مولوی عبدالسلام حنفی معاون دفتر سیاسی امارت اسلامی افغانستان با سفیر کشور همسایه چین و هیئت همراهش در کابل دیدار کرد.در این ملاقات ، پیرامون امنیت سفارت چین و دیپلوماتها، وضعیت فعلی افغانستان ، روابط دوجانبه و کمک های بشردوستانه چین گفتگو کردند. pic.twitter.com/qq15tuJJji
— Dr.M.Naeem (@IeaOffice) August 24, 2021
防範風險
習近平在通話中還表示,中國希望阿富汗同各類恐怖組織徹底切割,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友好相處」。
儘管中國從未像俄羅斯一樣將阿富汗神學士列為「恐怖主義」組織,但此前,神學士都被北京視為與恐怖主義有關的破壞性力量。中國政府還曾指責神學士向疆獨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提供援助。
(相關報導: 喀布爾機場遭自殺炸彈攻擊,拜登誓言復仇!已知至少13名美軍殉職、90名阿富汗人身亡 | 更多文章 )據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就中俄元首通話表示,二人「表示已準備好採取行動,打擊來自阿富汗境內的恐怖主義威脅及毒品走私」,同時他們還談及了「防止不穩定局勢向鄰近地區蔓延」。
英國外交事務分析師喬納森 · 馬庫斯(Jonathan Marcus)此前撰文稱,俄羅斯在阿富汗問題上的主要利益是中亞地區安全。俄羅斯在這一地區建有軍事基地,域內許多國家是前蘇聯國家,現在仍是莫斯科的盟友。

中俄機會?
BBC外交事務記者保羅 · 亞當斯(Paul Adams)分析稱,與西方相比,中俄對阿富汗的要求更低,在這一區域施加影響力有更有利的位置。
他表示,美國及其北約盟友在過去二十年間花了許多精力試圖摧毀神學士,如今他們的地位被降至「旁觀者」,希望的是阿富汗的新統治者可以信守在人權方面的承諾。
而中國和俄羅斯最近均對神學士有所示好。亞當斯指出,中國認為神學士可能會對中國開放阿富汗豐富的礦產資源,將來也可能會將阿富汗轉變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另一關鍵連接點。
北京的宣傳機構也在試圖凸顯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重要性。中共喉舌、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8月26日報導稱,中國可以說是幫助阿富汗推進重建工作的「最佳夥伴」。
《環球時報》稱,中國「保持政治中立的能力、同有關方面的密切合作及安全的多元資金來源」,可以幫助減輕許多國家無法減輕的風險,而中國同俄羅斯的「密切合作與共同利益」也會在未來重建阿富汗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
但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BBC表示,美國的盟友將可以放心,華盛頓如今會將更多精力放在亞洲地區以及同中國的競爭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經表示,從阿富汗撤軍的計劃符合拜登政府將資源集中在中國與新冠疫情問題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