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產大亨遇上資深共產黨人:BBC總編看十九大後川習首次過招

川習會、川普、習近平、中美關係、川普訪中、川普亞洲行。

在習近平的中國,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就像是那種不時會被關起來的人。一個喜歡吹噓自己的億萬富豪,覺得自己比黨和國家還大。

這樣的巨人,可以「被消失」到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在共產黨紀律人員的幫助下進行安靜的反省,之後再重新出現,嘟噥著千篇一律的感言,感謝黨為他做的一切。

隨著川普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即將在北京會面,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領導人之間,風格對比是天差地別。

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內,資深黨員將他領導下的白宮蔑稱為「成人託管中心」;而習近平的黨內高層則形容中國國家主席是偉大而英明的領導人,是社會主義的「大救星」。

川普甚至都無法信賴美國的其他大資產者。美國科技產業的巨頭們沒有跟隨川普團隊出訪亞洲。相反,臉書(Facebook)的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蘋果(Apple)的提姆·庫克(Tim Cook)和微軟的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星期在北京一所中國頂尖大學裡與一個顧問團隊一起,和習近平主席肩併肩大合照。

Picture of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osing with Chinese entrepreneurs and heads of US tech giants Facebook and Microsoft習近平(前排左一)在這張大合影中與祖克柏(右三)以及納德拉(右一)同框

二人在公眾視野中的差別還延伸到個人。川普反覆說過他有多尊重習近平和他「超乎尋常的高度」,形容習近平是一個權力人物並且是一個好朋友。前白宮首席策略師史蒂芬·巴農(Stephen Bannon)曾說「沒有人更能讓川普欣賞」。

習近平號稱遍閲多位美國作家的作品,從沃爾特·惠特曼到馬克·吐溫再到海明威,但川普不包括在內。這個地產大亨的著作《交易的藝術》(Art of the Deal)或許曾是美國最暢銷的商業書,但是習近平治國方針更可靠的指南卻是《孫子兵法》(Art of War,西方譯作「戰爭的藝術」)。

川普提倡的是:「如果你太有架構,就不可能有想像力和創業精神。我更喜歡每天上班時再去看能發展出什麼。」

然而,那本中國戰略家必讀的古老軍事論著卻是主張:「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習近平和川普之間的差別,可以追溯到各自人生的早期階段。作為備受尊敬的老革命後人,在萬千寵愛的「紅二代」童年之後,習近平曾經住在一個洞穴裡,經歷了七年的務農生涯,後來經過四十年的奮鬥,才在中國政治體系中一步步爬向頂端。

Souvenir plates bearing the images of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China's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L) are displayed at a shop near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where the National People in Beijing, China, 4 March 2015中共十九大將習近平提升到與毛澤東一樣的地位

要在8900萬之眾的中國共產黨中間到達最高層,需要鐵一般的自律和戰略耐心。而這兩項特質都不包括在川普的個性標籤上。

於是風格上的差異也就不令人意外。習近平絶少用「我」字開頭造句,而是用國家尊嚴的名義包裹他的領導權威。他想要體現一種更神聖的東西,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這一點,他必須每時每刻保持冷靜,穩重,所向無敵。

其程度達到他可以擁有一種個人崇拜,而且是由其他人發起的。全中國各地的學校、大學、企業高層內部以及政府辦公室,如今都在風風火火地學習「習近平的思想」。 (相關報導: 川普為什麼討中國人喜歡?黨媒大讚「不假仙、不嘴中國沒人權、外孫女還會唸唐詩」! 更多文章

相比之下,川普的個人崇拜則是由川普自己發起的,而第一人稱的「我」字無時無刻不掛在他嘴邊。隨著他出訪亞洲,他所暫時離開的美國,用中國官方媒體的話說,是沉陷於「危機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