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當新冠病毒遇到極權與自由體制

中國領導人還是堅信「動態清零」才符合中國國情,而且領導人習近平相信他的政權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清零管制。於是,上海的慘況就接著上演。(美聯社)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在全球造成大規模感染,香港醫療能量一度面臨崩解;中國為求「動態清零」在上海鐵腕強力封城,導致民眾連吃飯都出問題,民怨四起;而台灣也正在小心翼翼地因應可能爆發的大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之前預期4月底本土病例可能上千,才13日本土病例已達744;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甚至不排除確診「破萬」的可能性。疫情變化神速,防疫更需要超前部署。各國如何應變疫情的不同模式也反應出該國的治理模式以及統治者思維 。比較香港疫情、上海封城以及美國防疫創新作法,可供台灣他山攻錯。

香港第5波疫情今年2月加劇有幾個背景原因,首先是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低;其次全港接種1600萬劑次的疫苗中,有高達630萬劑是中國科興疫苗,而科興已證實對Omicron防護效果不佳。

香港是個人口稠密、人員流動性高的大都會,即使這兩年來中國藉由國安體系加強社會管制,但它基本上不像中國社會順從性那麼高。廣州這樣的大城在政府一聲令下就可以一天之內完成普篩,港人不會如此聽話,因此要在香港實施「清零」政策很困難。但是北京中央政府卻堅持清零,當2月中旬香港疫情惡化,領導人習近平要求香港特區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把盡快穩控疫情做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習近平就是一直秉持著清零思維。

未從香港得教訓,上海悲劇接著上演

2022年2月,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失控,醫院爆滿(AP)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失控,造成香港440萬人染疫、 1500人犧牲(AP)

中國人口基數與密度都大於美國、歐洲,而且醫療資源也遠遠不及,中國政府擔心疫情一旦失控死傷人數將遠高於歐美。兩年多前疫情首度在武漢爆發時,中國以不盡人道的手段封鎖武漢76天 ,鐵腕也真的壓下了疫情。武漢封城成功後,中國各地只要疫情火苗稍現 ,一律是強制封鎖, 小從社區大到整個城市。

而香港與內地往來密切,因此中國一直嚴防香港成為疫情破口。而與中國內地通關往來也一直是港府重要政策目標,要保兩地通關往來阻,香港維持零確診就成了必要條件。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原本多次宣稱香港不適合全民普篩,但習近平說重話後,她也改口每個人要完成3次核酸檢測(PCR)。

現實客觀條件讓清零政策難以在港推動,但中央又是堅持清零,這讓香港防疫陷入混亂,還好醫療體系最終未沒有崩垮。3月下旬也走過疫情高峰,但已造成香港440萬人染疫、1500人犧牲。

香港經驗並未讓中國主政者反省到:當傳染力強但死亡率低的Omicron病毒株成為主流,防疫方式是否該與時俱進?中國領導人還是堅信「動態清零」才符合中國國情,而且領導人習近平相信他的政權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清零管制。於是,上海的慘況就接著上演。 (相關報導: 中國清零連鎖效應:上海封城重創供應鏈、工廠復工遙遙無期、經濟急劇放緩 更多文章

從媒體與官方發言可以發現,其實中國內部對上海防疫本有兩種不同主張,有的強調要清零,有的認為要用「最小代價,保經濟」,但很快的「清零論」占上峰、「最小代價」全被消音。上海封城付出了大代價,除了生產、運輸停擺,讓全球供應鏈大亂,一般民眾三餐都斷糧,老人、慢性病患的醫護也了問題。甚至還上演「骨肉分離」悲劇──染疫的大人與嬰幼兒分開隔離,大人無法照顧小孩,金山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嬰幼兒隔離點單獨隔離7歲以下嬰幼兒影像曝光後,在輿論壓力下市府才同意讓家長陪護。這種不人性的防疫方式大概只有蘇聯式集體主義制度下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