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政府在1986年決定支援阿富汗反抗軍肩射「刺針」(Stinger)飛彈時,遭到反對者批評,認為該決定未來可能會反過來困擾美國。亞利桑那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德孔西尼(Dennis DeConcini)就警告,一枚刺針飛彈可能就會讓美方軍機陷入亮橙色的煉獄。」
2001年10月6日,《芝加哥論壇報》評論神學士政府的實力
2001年9月11日,兩架客機先後撞進紐約雙子星大樓,美國迎來21世紀初最強大的敵人:恐怖主義。時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除了宣布恐攻主謀就是基地領導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更決定揮軍包庇賓拉登的阿富汗。這場以「持久自由」(Enduring Freedom)為名的軍事行動在同年10月展開,美軍與北方聯盟(Northern Alliance)11月攻下阿國首都喀布爾,12月打進神學士大本營坎達哈,摧枯拉朽之勢與今日神學士的閃電反撲可說異曲同工。
不過當年美方一開始似乎摸不清神學士的底細,《芝加哥論壇報》主跑五角大廈的資深記者瑞希特(Paul Richter)就曾警告,雷根時代援助阿富汗反抗軍的一批肩射飛彈,如今可能會把目標從蘇軍轉向美軍,讓運送特種部隊的美軍直升機飽受威脅。畢竟阿富汗反抗軍靠刺針射下不少蘇聯軍機(蘇軍在阿富汗戰爭共計損失118架戰機、333架直升機,一分美方的軍事年鑑認為,其中至少269架都是被刺針擊毀),讓這款武器被稱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當年美方援助阿國反抗軍約莫500枚刺針,據信其中340枚射向了蘇軍軍機。剩下的百來枚刺針,就是讓美國軍事記者心生忌憚的理由。一枚刺針(FIM-92防空飛彈)在1980財年的報價是3萬8000美元,500枚大約是1900萬。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結束12年後,打剩的老刺針似乎仍有威懾能力。不過這批刺針飛彈終究沒能保住神學士的江山,賓拉登2011年5月也在巴基斯坦的藏匿處遭到美軍特種部隊擊殺。問題是,美軍在那之後仍在阿富汗留了10年,跟鬼魅般的神學士游擊隊纏鬥、同時也持續協助阿國政府建立武力。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神學士(Taliban)游擊隊攻陷首都喀布爾(AP)
拜登今年4月中旬宣布撤軍時間表、決定為這場「美國史上最漫長戰爭」劃下句點後,神學士的閃電反撲就讓各方對戰局抱持悲觀看法,連美國情報部門對於喀布爾的陷落時間也一再修正,連最終預估的30天都成了一場笑話。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曾指出,神學士用來射殺政府軍的武器就是美軍步槍,「每當他們攻下一個新的據點,就是神學士游擊隊補充美式武器、彈藥、油料、制服與其他軍事裝備的時刻」。
尤其美國為了執行川普政府簽訂的撤軍協議,光是上一季就運送了價值2.12億美元的裝備,希望讓阿國政府軍更快提升獨當一面的戰力:包括6架EMB-314 Super Tucano輕型攻擊機、174輛悍馬車、10萬枚空對地火箭、6萬枚高爆彈藥、200萬發7.62mm的子彈。除了這批最新的軍火,阿富汗空軍至少還有9架UH-60A黑鷹直升機、68架MD530F輕型直升機,阿富汗陸軍也有超過20門M114榴彈砲、200多輛MRAPs防地雷裝甲車、634輛M1117裝甲車。
2021年8月,阿富汗西部大城赫拉特(Herat),街頭小販叫賣神學士(Taliban)白色旗幟(AP)
除了軍機需要專業的飛官操作、有經驗的地勤人員養護,只要阿富汗空軍的專業人員沒有倒向神學士,他們即便繳獲這些飛機與裝備,也完全沒有辦法自由運用。但其他火砲、裝甲車與彈藥等美式裝備,幾乎都能隨拿隨用,大大提升神學士的戰力。美國國防部一位官員匿名對美聯社表示,美國軍方跟情報機構確實誤判了阿富汗政府軍生存能力,許多時候他們甚至寧願繳械投降,也不願意開一槍一砲抵抗。
美聯社指出,美國為何沒辦法在阿富汗建立一支能夠作戰的部隊,將是未來軍事專家們的研究課題。不過大方向應該不會有錯:阿富汗政府軍確實是紙老虎,空有優越的武器裝備,卻毫無戰鬥意志。連美國防長辦公室的發言人16日都對媒體承認:「金錢買不到意志力,也買不到領導力。」(Money can’t buy will. You cannot purchase leadership.)
曾在布朗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軍事專家華倫(James A. Warren)指出,阿富汗政府軍過去幾年其實多半待在自己的哨所、基地與城市裡(許多都還是美軍打下來交給他們的)。這些部隊即便沒有承受神學士的進攻,逃兵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根本爛泥扶不上牆。其實阿軍真正的戰力首推由美軍特種部隊培訓的「阿富汗國家突擊隊」(Afghan National Commando Corps)。這支大約2萬人的部隊竟負擔了8成戰鬥任務,但在正規軍崩潰速度過快的逆境之下,四處支援的這些精銳也陷入苦戰、孤掌難鳴。
根據美國陸軍遊騎兵的標準進行訓練與編制的「阿富汗國家突擊隊」,堪稱阿國的特種部隊。但在阿富汗全面失守的情況下,這支兩萬人的精銳也難以逆轉戰局。(美國陸軍官網)
曾在小布希與歐巴馬時代指導阿富汗戰略的美軍退役中將盧特(Doug Lute)說,阿富汗政府軍確實是輸在精神戰力,「我們做為外來者,頂多只能提供物資,但只有當地的阿富汗人,才能給出凝聚部隊的無形戰力」。
民主自由難道不足以成為阿國人民追求的價值嗎?在喬治城大學任教的利文(Anatol Lieven)指出,阿富汗的普什圖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哈扎拉人彼此互不信任、關係緊張;農村地區的阿富汗人,跟那些在喀布爾受過教育的菁英更是存在深刻分歧。所有的部落領袖或者軍閥只能在自己的領地施展權威,根本沒辦法讓自己的追隨者忠於國家。
(相關報導:
不當難民就只能抹滅過往成就!阿富汗年輕女性在機場接受專訪:我們不該落得這種下場
|
更多文章
)
曾在川普政府最後一段時間代理防長的米勒(Chris Miller)認為,拜登今年4月的撤軍演說恐怕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這無異是對阿軍傳達「美軍將要拋下你們」的訊息。曾擔任駐阿美軍顧問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比德爾(Stephen Biddle)也持相同看法。他認為拜登的撤軍演講,等於向阿富汗全境發出了「一切都完蛋了」的訊號。
在這之前,阿富汗安全部隊的表現雖然並不理想,但當阿軍得知美軍全部都要撤走,美軍的後勤、情報、與優勢火力支援也都會消失時,一種不戰而降的衝動像是野火一般蔓延開來,對於阿富汗政府脆弱的忠誠也隨之蒸發。政府軍的部隊或者與神學士領導人談和,或者在彈盡援絕之下舉起白旗,也有還在前線拚戰的官兵發現指揮官已經倒戈,只好選擇放下武器。
2021年8月,阿富汗游擊隊神學士(Taliban)攻陷第二大城坎達哈(Kandahar)(AP)
曾任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顧問的卡特·馬爾卡西恩(Carter Malkasian)指出,他曾一次又一次看到裝備與人數更佔優勢的政府軍遭到擊敗,雖然可能的解釋非常多,但他也認為「神學士是為了驅趕異教徒而戰,政府軍不過是為了錢打工」。一位來自坎達哈的宗教學者曾對馬爾卡西恩這麼說:「神學士願意拋頭顱灑熱血,那些軍人怎麼可能贏。」
馬爾卡西恩眼中的神學士,並非只有西方媒體筆下的反智、殘暴、不可理喻。他認為神學士在號召對抗外國入侵者時,很容易跟阿富汗的身分認同獲得共鳴。尤其在阿富汗的歷史上,「聖戰」除了伊斯蘭教義之外,一直都是抵抗外來者壓迫的實際行動。儘管伊斯蘭教宣揚團結、正義與和平,但神學士總是能將宗教與阿富汗認同結合,這種做法對於非穆斯林的外國佔領者來說確實難以複製,馬爾卡西恩也將其解釋為美國在阿富汗遭遇失敗的關鍵因素。
馬爾卡西恩還觀察到,阿富汗確實是一個信仰虔誠的國家。他待在阿富汗的那幾年所目睹的最大規模動亂,是數百位憤怒的村民遊行前往市集,抗議美國人破壞了一本《古蘭經》。他認為宗教信仰、抵抗外來者佔領、阿富汗身分認同,這三者交織出神學士的優勢,與外來佔領者結盟的阿富汗政府則剛好站在他們的對立面,讓美國20年來始終扶不起阿斗。
至於阿富汗政府為何不思振作、或者無法振作?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阿富汗問題專家費爾巴布-布朗(Vanda Felbab-Brown)在《外交事務》撰文指出,阿富汗政客不斷說服自己「美國永遠不會離開」。即便從小布希、歐巴馬到川普,都曾釋出「美國希望撤走」的訊號,但阿富汗的領導人始終相信「阿富汗是美、俄、中在中亞『大博弈』(Great Game)的最重要支點,美國永遠不會放棄此地」。因此阿國政府根本沒有理由好好整頓部隊、更沒有必要回應人民需求,國際社會也從未引導喀布爾正視事實,對於巴基斯坦力挺神學士也無計可施,最終造成整個局面的逆轉。
2021年7月4日,一名阿富汗警察在首都喀布爾持槍警戒。在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即便是喀布爾都被認為「充滿危險」。(美聯社)
美國陸軍戰院教授梅森(Chris Mason)早在2015年就遇見了阿富汗政府軍的失敗,他當時判定美國政府犯下了當年在越南與伊拉克相同的錯誤:試圖扶持一個貪腐與用人唯親的政府,並且對於顯而易見的問題輕描淡寫,「我看不出任何理由這次在阿富汗會有什麼不一樣」。費爾巴布-布朗也說:「阿富汗軍戲劇性的垮台,只是暴露了喀布爾多年來持續潰爛的腐敗。難怪阿富汗人民如此不信任他們的政府,也難怪一個又一個城市這麼快就向神學士高舉白旗。」
美國20年來為了建設阿富汗軍花了880多億,這是去年美軍陸戰隊預算的兩倍,但除了被軍閥還有各級官員中飽私囊、美方的承包商們也發了橫財之外,剩下的等於都送給了推翻親美政府的神學士。美國政府雖然連薪餉都幫著付,但最後實際進到軍警手裡的卻是所剩無幾—被認為只是拿錢辦事的政府軍,其實根本連口飯都混不上。坎達哈的警察對《華盛頓郵報》無奈表示,他們已經超過半年沒有領到薪水了,神學士承諾的現金實在太誘人。
(相關報導:
不當難民就只能抹滅過往成就!阿富汗年輕女性在機場接受專訪:我們不該落得這種下場
|
更多文章
)
在這場《華郵》採訪的尾聲,帶頭的警察對記者說:「上次我見到你的時候,神學士說只要願意投降加入他們,就可以拿到150美元,你知道現在他們給多少錢嗎?」《華郵》記者寫道:他說這幾句話的時候表情嚴肅,他的幾個下屬紛紛側身傾聽,渴望聽到最新的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