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變種病毒來襲,中國下令嚴防死守,恐將導致巨大經濟損失!

2021年7月,中國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爆發(AP)

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迅速在中國擴散,中國當局採取嚴防死守的方式要求將病例清零。但這種防疫模式的經濟代價高昂,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已經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近日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渣打銀行和花旗銀行在內的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做出預警,甚至下調增速預期,主要原因是嚴格的疫情控制措施正在損害製造業和消費支出。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在本週早些時候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實施了「嚴格的個人流通限制」,以更好地執行其「零容忍」政策。他們將第三季的增長預期從4.3%下調至2%;2021年全年的GDP增長從9.1%下調至8.9%。

高盛將中國第三季的增長預期從5.8%下調至2.3%,將全年增長預期從8.6%下調至8.3%。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已經看到中國全國匯總數據表現疲軟。

至少17個省份爆發了新一波感染

自南京在7月下旬首次發現感染了Delta變異毒株的本土病例以來,中國至少17個省份爆發了新一波感染。截止中國時間8月12日(週四)24時,新增確診病例99例,全國現有確診病例1884例。

雖然與全球其他地方相比,中國的新增病例相對較少。但當局仍然下令對數百萬人進行強制新冠檢測,並實行全方位的外出旅行限制和封鎖。

這類強制性措施幫助中國在去年大流行期間率先實現了病例清零和經濟增長恢復,但外界越來越擔心,與其他國家考慮的長期與「與病毒共存」相比,中國的零容忍戰略將帶來更大的經濟成本。

經濟影響

本週三,中國政府當局關閉了寧波舟山港的一個碼頭,因為那裡的一名工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舟山港是世界第三大集裝箱港口。

航運擁堵情況很快出現。據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週四有40艘集裝箱在舟山外圍錨地等待,比週二的30艘有所增加。

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馬洛(Nick Marro)週四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疫情可能導致中國的製造業產出和物流變得緊張,進而干擾全球供應鏈。

他寫道:「全球貿易和物流環節已經處於相當脆弱的狀態 ... 貿易的中斷不僅給航運和消費者帶來問題,也給依賴關鍵進口部件的製造商帶來問題。」

這次新冠病例集中在中國主要的出口中心長三角地區,這壓制了工廠的產出。上週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出口同比增長19%,不及預期,遠低於6月的32%的增幅。

供應鏈受阻正在進一步推高生產成本。盡管中國政府努力遏制大宗商品漲勢的影響,但週一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7月的生產價格指數仍然同比上漲9%。

中國官方的本輪封閉管理還極大地影響了國內的消費支出。傳統上,夏季是各項活動賽事和旅遊的高峰時期,居民的消費支出會上升。

北京上週表示,將取消8月所餘時間在京舉辦的所有大型會展活動,包括北京國際電影節和第三屆世界5G大會。上海也取消了本月和下月的兩個重要航空展覽。 (相關報導: 專訪易思安:美國要捍衛國家安全利益,就必須確保台灣作為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國家」繼續存在 更多文章

同時,中國31個省區市都發布了旅行警告,敦促人們不要在國內旅行以遏制病毒傳播。全國大部分地區,包括沒有新冠新增病例的地區都對娛樂活動施加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