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大漢溪沿岸坐落8處人工濕地,串聯為河畔的綠寶石,今年高管處舉辦首屆「新北濕地藝術季」,活動將於10月28日(六)起,於板橋端新月橋下舉辦「新北濕地藝術季-濕地律動」活動,特別邀請3位藝術家,運用濕地自然素材進行藝術創作,並於當天下午3時舉辦「開幕音樂會:金秋.裊裊知音」,邀大家一起賞藝術、聽音樂,享受友善環境空間。
首屆「新北濕地藝術季」以「濕地律動」為主題進行自然創作,人類向自然取經,創造人工濕地,用來淨化生活汙水,看似控制自然,其實都是在自然律動之下運作。在濕地的自然律動下,我們敬畏、學習、模仿與創作。
人類向自然取經 濕地自然創作展友善環境空間
來自墨西哥的藝術家Ivan直接取材自大漢溪沿岸濕地的植物,以充滿童趣造一座蘆葦迷宮,雖然錯綜複雜,但僅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象徵水進入濕地後,經過不同淨化階段,但最後都會流向大漢溪。
來自臺灣的藝術家秀蘋則延續個人系列創作「我的子宮,我的大地母親-藝術計畫」,以竹與漂流木形塑「回巢」作品,向大地母親致敬。
同樣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妤真(dada)則試著呈現濕地的日常,以洗去一日疲憊,懸掛空中的纖維,體現濕地承受人類汙水的常態。
三位藝術家的自然創作作品,將帶領民眾走入不一樣的濕地空間,與作品產生互動的同時,與濕地的連結也因此展開。
高管處當天也安排藝術季「開幕音樂會:金秋.裊裊知音」,邀請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為本次活動創作舞蹈作品「金色濕地」揭開序幕。
並邀請新北市的學校音樂社團:文德國小管樂團、莒光國小箏樂團、溪崑國中直笛團、福星少年弦樂團及重慶國中管樂團帶來充滿熱情活力的音樂響宴,還有自然素材的手作體驗及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介紹。
新北市府邀請民眾,在一片綠意與水岸邊,徜徉、欣賞、聆聽、感受濃濃的藝術氣息與秋天獨有的浪漫,給自己和濕地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相關報導: 百年前絕美濕地漠化 加州斥資113億引水復育 | 更多文章 )
活動詳情及手作體驗可至高管處網站(http://www.rhbd.ntpc.gov.tw/),或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 .com/ntpcwetlands)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