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4總統大選不到1年,國民黨人選至今仍不明朗。已表態有意投入黨內總統初選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15日於《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他對國民黨選情不敢完全看好甚至憂慮,因為民進黨的「抗中保台」會變成「親美保台」,且國民黨與對岸交流又不敢觸碰政治議題,導致政治利益全被民進黨收割,而他也提出台灣應跳脫地緣政治棋盤,成為「非戰和平區」。
張亞中指出,2024總統大選不應停留在誰來當總統,而是誰能帶領台灣脫離目前的國際困境,國民黨必須透過初選的政策辯論找出論述,並以此與民進黨競爭,因為要單用候選人與民進黨競選,副總統賴清德的資歷一定不會輸給國民黨的任何人選,且民進黨的戰鬥力、能調動的資源也都不輸國民黨。
張亞中認為,國民黨現在的唯一優勢就是要下架民進黨,但下架民進黨的好處並非都是國民黨取得,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郭台銘都出來選,泛藍軍將嚴重分裂,所以國民黨要贏就只能用政策論述,國民黨雖然人才濟濟,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國家怎麼走、兩岸關係如何解決的論述。
張亞中:初選是在找出國民黨的最佳路線
張亞中提到,初選是在找出國民黨的最佳路線,並找出候選人執行國民黨選出的路線,台灣的國家戰略思想在兵役延長後已明顯改變,但若國民黨也和民進黨相同,完全接受美國的戰略設計,要競爭的就剩下兩黨誰更親美,所以民進黨籍我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期的新聞都是深受美國信任、美國信任民進黨,這點不會贏。
「民意如流水。」張亞中強調,國民黨的討論不要都停留在誰參選的層面,就像4年前,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民調,初選剛開始也是如日中天,卻在短短的幾個月下跌,尤其台灣的選舉就是單一事件就能影響整體選舉結果,但若國民黨提出的是政策、方向,就比較不容易受到外部變動影響。
不僅如此,張亞中表示,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有意角逐總統,就應把提名權規則交給副主席制定,而黨內初選出線的總統候選人應獲得黨權,黨主席應把兵權轉交給總統候選人,這是選戰期間能夠一統兵權、快速作戰的方式,但這沒有硬性規定,就看朱立倫是否願意大公無私,又或是執著要當造王者。

張亞中:親美、反共、和平保台是民進黨未來基調
對於國民黨能否勝選總統,張亞中分析,他對國民黨的選情不敢完全看好,甚至還是蠻憂慮的,因為民進黨的「抗中保台」會換個方式呈現,變成「親美保台」,因為民進黨2024總統大選就是要跟國民黨比誰更親美,看美國到底喜歡哪個黨,以及誰更反共、誰更能為台灣帶來和平。
「親美、反共、和平保台是他們民進黨未來的基調。」張亞中直指,民進黨的和平論述很清楚,覺得備戰才能和平,但國民黨面對和平就較茫然,一方面認為備戰很重要,另方面卻認為與中國交往很重要,但交流時又不敢觸碰政治議題,就像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近期訪中,只敢碰事務性問題。 (相關報導: 人物》「菜鳥立委」陳琬惠何以拉下賴神心腹陳宗彥?1周前吹哨者找上她 | 更多文章 )
張亞中感嘆,國民黨只碰事務性問題,民進黨就會偷笑,認為國民黨能幫忙解決事務性難題,但又不敢碰政治,讓民進黨能批評「舔共」賺得政治利益,所以國民黨幫台灣解決問題,但所有好處都被民進黨收割,可見國民黨處理兩岸問題的方式不對,因為國民黨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和中國做政治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