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經濟引擎失去動力!美國消費者開始不敢花錢了

中美貿易戰,川普對中國商品開徵高額關稅,美國消費者將面臨物價高漲的衝擊。(AP)

消費支出這個美國經濟引擎開始失去動力。

過去的四個月中,美國零售支出有三個月出現下降。去年12月份,經通膨調整後,包括租金、理髮和主要帳單支出在內的服務支出持平,為近一年來的最差月度表現。由於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去年美國成屋銷售下降到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汽車行業創下了十多年來銷售最差的一年。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與2020年下半年的情況截然相反,當時美國人將美國經濟拉出了疫情低迷期,幫助美國避免了許多經濟學家所擔心的長期不景氣局面。出行受限期間,消費者搶購健身單車、電視和學生使用的筆記型電腦。限制措施取消後,他們迅速回歸喜歡的餐館和旅行目的地消費。

在美國政府刺激措施、充裕的儲蓄和低成本信貸的幫助下,美國人繼續消費,即便通膨已經大幅上升。去年,面對達到40年來高位的通膨率,美國人的支出成長速度超過了通膨。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消費者支出的成長都比物價漲幅高出約2個百分點。

現在,高支出的驅動力正在減弱,而通膨仍然居高不下。去年12月份,美國人月收入中儲蓄佔比為3.4%,低於一年前的7.5%,繼續從2020年4月的紀錄高點回落。信用卡利率上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聯準會)已經發出信號,計劃本周將基準利率再提高25個基點。這將使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提高到4.5%至4.75%之間,而去年年初,這一基準利率還接近於零。

美國去年12月份以CPI衡量的同比通膨率連續第19個月保持在5%以上,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總量的約70%。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商界和學術界經濟學家們平均預計,未來12個月內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為61%,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消費者需求放緩。但許多經濟學家表示,如果消費模式企穩,美國有望完全避免衰退。

有一個因素加大了預測難度:美國失業率處於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之際,包括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和微軟(Microsoft Corp., MSFT)在內的一些大公司已開始裁員。

Nationwide首席經濟學家Kathy Bostjancic表示:「最後的力量堡壘是勞動力市場,但我認為勞動力市場承受不了所有這些其他因素的影響。」

最近的裁員趨勢讓32歲的Benjamin DeLong感到擔憂,他是明尼蘇達州南部一家工業製造商的客戶經理。DeLong的儲蓄在疫情期間增加到了3,700美元,一定程度上歸功於政府的刺激措施。而現在他的儲蓄只剩大約3美分。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擔心發生「棄美投中」窘境!美國在肯亞的反恐基地陷入兩難 更多文章

DeLong說,他不得不動用自己的積蓄來支付不斷上漲的食雜費、水電費和汽車保險費用。去年,DeLong和他的伴侶決定與另一些家庭一起買了一些豬,放在親戚的農場裡飼養,自那以後,他發現自己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壓力得到一些緩解。他們一共獲得近150磅豬肉,DeLong估計,這在食品開支方面為他們節省了約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