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2020東京奧運,是日本第三次與奧運結緣。(AP)

文/易寒星

2021年七月,在延遲了一年後,命運多舛的2020東京奧運在疫情與爭議聲中登場。

與其他奧運相同,主辦國費盡巧思的開幕式,往往是世人矚目的焦點。但在開幕前一刻,被疫情封存一年的聖火抵達東京都廳時,最後一棒的中村勘九郎與場外演奏的ZARD《不要放棄》,或許更能顯影出這場2020東京奧運的歷史容顏。

中村勘九郎,日本知名歌舞伎町與影視演員,於東京奧運主題大河劇《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中,飾演日本第一位參與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的馬拉松選手,金栗四三。而《不要放棄》發表於1993年,曾被視為日本迎戰90年代泡沫經濟的最佳應援曲。他們的組合,串連起了東京過去百年間曾主辦、或差點主辦的三場奧運。

嚴格說起來,東京其實只舉辦過兩場奧運,一次在1964年,一次是本屆:2020/2021年。此前還曾有一次,1940年原本要在東京舉辦的奧運會,因為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以及日本侵略者,遭到各國抵制,當代日本的「奧林匹克」之夢得而復失。這一切都要從金栗四三的恩師、領他進入奧運會場的嘉納治五郎說起。

日本奧運之父嘉納治五郎,與他的學生魯迅

嘉納治五郎,出生於1860年,柔道這項運動的發明者、同時也是首位參與國際奧委會的亞洲人。嘉納治五郎出身關西知名的嘉納財閥家族,如今日本料理店中常見的「菊正宗」清酒即是其家族名下的產業之一。

嘉納治五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嘉納治五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在嘉納治五郎出生的七年前,1853年,日本正經歷了「黑船事件」,一步步進入列強叩關、受迫簽下不平等條約的時期,也為維繫長達四百餘年的幕府年代敲響了喪鐘。然而,一個時代的結束,並非瞬間換幕,而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自黑船事件到1868年明治維新正史開始,有長達十五年的幕末動盪時期。嘉納治五郎出生的那一年,即發生了知明「櫻田門外之變」,主張日本「開國」的彥根藩主井伊直弼,因政見、黨爭與執政風格等諸多原因,遭激進「尊王攘夷」派刺殺,當場慘死,揭開了幕末暗殺政治的序幕,也被認為是間接開啟了明治維新的時代的關鍵事件。

嘉納治五郎便是生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是告別幕府時代、迎向「明治維新」的一輩人物。自「櫻田門外之變」後,政事諸多變幻,但日本受迫「開國」、告別傳統武士時代,已經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成長後的嘉納治五郎,於1877年就讀東京大學,主修的是「現代科目」哲學,畢業後,嘉納治五郎亦從事「現代教育」工作。於1893年,甲午戰爭的前一年,升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在擔任校長任內,嘉納治五郎自學生中挖掘了日本第一位奧運選手金栗四三、帶著他與另外一位選手三島彌彥一路跑進了斯德哥爾摩奧運,成為日本人參與奧林匹克的先聲,這故事正是大河劇目《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的重要主幹。

不過,少有人知的是,嘉納治五郎的學生中,除了這位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另有後來享譽世界的中國作家魯迅——當時他的身分姓名,還是「清朝南洋派遣礦務學生、周樹人」。 (相關報導: 被富國稱霸的奧運:奪牌數量懸殊!邊緣國家重在參與,財富是體育的「代名詞」 更多文章

將金栗四三與魯迅作為同時代人並置觀看,才能真正「第一次東京/日本奧運」對二十世紀亞洲的百年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