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民進黨總統初選要讓人民有感,才能「活化台灣」!

蔡英文(顏麟宇攝)賴清德(甘岱民攝)要在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拚高下。

近日裡,無論是在網上群組對話或是線下見面寒暄,多數人都很自然地讓話題逐漸聚焦到賴神登記總統初選的議論上。尤其是我因為曾經擔任過「2015全國農田水利會小英後援總會」執行長,很自然被貼上力挺小英的標籤。也因此在每一次討論中都有意無意地質問我並要求我對此表態。我也總是提供一個標準答案:半斤八兩,誰初選勝出就全力挺誰。理由只有一個:「敵人已兵臨城下。」

隨著美中關係急遽惡化並導致中共經濟快速下行的此際,完全可預見中共內鬥只會有增無減。這也不必有甚麼先見之明,而是其一黨專制的體制之所必然。而內鬥越是激烈,對外製造或尋找一個替死鬼作為內鬥的宣洩口也就機率大增。很不幸的,這轉移內鬥移魂大法之所可選擇的對象裡,台灣正好就是排名第一的優選對象。

確保台灣主權獨立,發起《台灣公民陣線》

藉此我再重複一遍我從來的認定和主張:中共對台的統戰策略就是「台灣內政化」,其所堅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之要義,正是要完成此一終極目標。只要能讓「台灣內政化」達標,不管是用甚麼形式,屆時都可以用一句「不容干涉內政」為理由,將國際支援力量完全排除在外,尤其是美日的安全關切和協防能量。

馬英九年代的兩岸關係正是穩健地朝此「內政化」方向緩步邁進。當時美中關係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劍拔弩張,美國政府還沉迷在「你儂我儂」的半醉半醒之中;馬政府的兩岸政策也正加大力度快速靠向中國,還美其名為「兩岸和平休戰狀態」,其贏得「和平」的表象之代價就是「出賣台灣民主主權」。但當時台灣民意已經大大感覺到不對勁,終於在服貿條例上掀起沸騰的反對力量,也才算暫時遏止了此一日趨不利的走勢。

就在幾天前的3月18日一群本土菁英紀念「太陽花運動」五周年的集會上共同發起了《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之一的吳叡人教授在其發言文上首揭一段註解的文字很可發人深省,他寫道:

我相信只要我們召喚出台灣人民的意志,我們就擋得住這一波的攻擊,跨過台灣歷史的這一關,而台灣的民主獨立可以獲得鞏固,我們追求與世界同步的進步改革也可以持續下去。當然,萬一必要的話,我們還是會拿起掃把來抵抗──萬一必要的話。反正,活在台灣,本來就是一件拼命的事。

「活在台灣」和「活在中國」有多少不同意涵?

關鍵詞於是就浮現在「活在台灣」,本來就是一件拼命的事。

是的,「活在台灣」跟「活在中國」絕對會是不一樣的意義和方式。這應該不必再多加詮釋了。如果真的有所謂「台灣夢」,其意涵也絕對不會跟「中國夢」是同一個語境,甚至可以是天差地異之別。

「活在中國」,人民被要求只要一切聽黨的,所以黨要承諾:人民可以「幸福過日子」;而「活在台灣」,則是黨要被迫聽人民的,所以人民必須要「拼命」才得以過日子。一切聽黨的,你是奴僕;強迫黨聽你的,你是主人。

只能二選一嗎?能不能不選?或是兩者都要? (相關報導: 風評:陳定南在世,能容忍陳水扁貪汙嗎? 更多文章

因為有些台灣人,到現在還在心存僥倖,而以為可以既「活在台灣」又同時可以「活在中國」!過去,果真有這樣的模糊地帶,也確實足以讓台灣人繼續當做上帝驕子般,幸運地既能「活在台灣」又能「活在中國」。對此,我們當然無從反對,而只能給予羨慕與尊重!但,很可惜,那一切謊言都只能是自我欺騙的夢幻罷了。當今年年初「習五點」祭出「一國兩制」政治詔文時,那個幻夢即已宣告破滅了,兩岸關係只能越加緊縮,絕不可能再有任何緩和的期待,除非台灣接受招安跪降,接受習式的「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