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從磨石頭到做半導體:這家傳產默默練功三年,成功卡位晶圓代工3奈米供應鏈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中砂鑽石碟,雷射機台。(圖/業者提供)

對股市投資者而言,半導體是台股重要的族群和題材;然而對業界供應商來說,這些客戶往往是讓人聞之色變,因為只要涉及半導體等級的工藝,都必須是分毫不差、甚至到吹毛求疵地步;半導體製程需要大量、精密的調整才能運作,俗稱「tune製程」,對於世界級大廠如艾司摩爾、科林研發、應用材料、科磊、東京威力科創等來說,因為資金規模、人力團隊與產能夠大,把數十台關鍵設備「寄賣」(不事先收費)在客戶處即使長達三年,也還撐得下去。

反觀小廠,經常是投入泰半人力、資本、產能、時間,三、五年後還不見得能回收。因此對中小型業者來說,和一線半導體廠打交道挑戰極高,不見得是能最快回收投資的決策。(延伸閱讀:台積電用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專家:多虧這些高手,才能超越英特爾!)

然而,有一家位在鶯歌的傳統廠,資本額14億元、年營收約40-50億元、月產能約2萬片的中型廠房,因為專注研磨技術、默默練兵,在大客戶找上門時,才能一拍即合,從台灣第一家砂輪製造廠,搖身一變成為3奈米製程鑽石碟最大供應商。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