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險業超過20年、專業管理與經歷豐富的台灣人壽總經理,同時也是社團法人中華保險與理財規劃人員協會(下稱 IFPA)理事長莊中慶指出,在不斷的變動中,保險是守護個人與家庭幸福,最好的工具之一。在變動的局勢下,民眾更該好好做出投保選擇、慎選適合自己的保險業務員,為自己與家人的未來做好最好的建議與規劃。
保險業務員應具備 3 大能力,為客戶服務加分
然而保險業目前面臨「保險商品結構調整,從商品基礎轉為客戶基礎」、「數位化腳步加快,保險科技(Insurtech)的應用層面與場景更加廣泛」、「社會少子化與高齡化」以及「升息帶動責準金調整,保險商品跟著調整」四大挑戰。
莊中慶認為,民眾應選擇能迎向這些挑戰的優秀保險業務員,為自己服務。這優秀且能因應局勢的保險業務員,應具備以下三大能力:
能力ㄧ:提供民眾到位的保險規劃保險是從無形的商品化成相對艱深難懂的保單,以前民眾投保時多是以聽取保險業務員的建議為主;但現在拜科技進步所賜,網路資訊垂手可得,民眾投保前多會在各大保險公司官網、理財網站或論壇等查詢保單內容與評價,做好基本功課與研 究,讓自己與業務員的銷售專業更為平等。解說只是業務員最基本的能力,能進一步用簡單清楚的邏輯提供到位的保險規劃,是業務員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能力二:專業的形象與服務民眾在選擇保險業務員時,專業形象及服務也是評估其能力的一環。形象不只是外在的服裝儀容,更重要的是其內在的專業與能力,是否願意進修學 習、分享新知識;能否提供除了保險,甚至是更多其他的金融資訊,例如稅務、信託等。讓客戶在充分瞭解各方資訊後,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能力三:善用數位工具近年數位科技、網路投保崛起,讓民眾買保單有更多選擇,但業務員能否同時提升自己的價值,善用數位工具及社群平台,以最快速且完整的方式,幫保戶做好需求分析與理財規劃及建議 ? 面對地處偏遠或時間有限的民眾,懂得善用數位工具的保險業務員,將更勝一籌。
為能更深化這三大能力,成為民眾認同的優秀專業人員。IFPA 引進新加坡的亞太保險獎,協助亞洲地區更多保險業務人員能接軌國際,掌握地緣經濟契機,同時提升公信力與品牌形象,在保險舞台上更能發光發熱。
亞太保險獎是台灣保險從業人員,邁向成功與提升國際能見度的先行指標,保險業的組織領導者可藉由亞太保險獎,動員團隊共同爭取獎項,追求共同目標,從菁英獎到取得上榜名人堂的榮耀,彼此互相打氣。對保險業務員來說,因目標明確,進度可予以量化,知道自己每一日、每一步前進的方向,心裡不會惶恐,更能持續成長。 (相關報導: 旅平險、旅遊不便險差在哪?有意外險、醫療險還要再保嗎,3分鐘看懂出國要保什麼險、保多少額度 | 更多文章 )
莊中慶認為,如果業務員具備了上述 3 大能力,必然能提供保戶更適合、更到位的保險規劃與服務,進而在變動的局勢中,仍能保障且守護客戶及其所關愛的人,讓個人與家庭的幸福得以延續,為未來的生活加分,讓人生邁向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