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殺》《進擊的巨人》都取景此地,人口密度曾是東京9倍的日本軍艦島

軍艦島在2015年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圖/shutterstock)

隨著2015年正式躍身為世界文化遺產,距離長崎港約17.5公里遠,船程40分鐘的端島(Hashima)以另一名稱「軍艦島」(Gunkanjima)廣受世人注目。

端島的外型因為和三菱重工正在建造的戰艦「土佐號」貌似,便有了霸氣的軍艦島之名。(圖/shutterstock)

電影《大逃殺2》、《進擊的巨人》、PS2遊戲「死魂曲2」等作品不約而同因為這股獨特的神祕氣質,將軍艦島選為其中場景。也許當你乘著船,踏上這片海上廢墟後,也會因此產生一股熟悉的既視感。

軍艦島的故事,得從1890 年代的明治時期說起。19 世紀有人在島上發現了煤炭,由鍋島氏經營煤礦產業,而後轉賣給三菱財閥,發展有計畫性的採礦、填海造陸,漸漸增加了生產力。島嶼的外型因為和三菱重工正在建造的戰艦「土佐號」貌似,便有了霸氣的軍艦島之名。

最繁盛的時候軍艦島一年可出產41萬噸煤炭,24小時3班輪替採煤,即使在深夜依然燈火通明。(圖/Wikimedia Commons@Hisagi Nagasaki Hashima)

在最繁盛的時候軍艦島一年可出產41萬噸煤炭,24小時3班輪替採煤,即使在深夜依然燈火通明,被稱為不夜城。人口最多的時期則在1960年,約有5,267人居住,算起來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特別行政區的9 倍。煤礦工作相當辛苦,也有韓國勞工受到奴役和折磨,令「地獄島」之稱不脛而走。不過,日子有苦有樂,礦工們結束了一天在坑道裡的工作後就到澡堂悠閒放鬆;回家的路上順道去商店街晃一晃,由於軍艦島與長崎之間有固等物品都能運送到島來。

1974年1月15日,軍艦島煤山正式關閉,所有島民告別家園離開,這裡就成為了猶如鬼島的無人之境。(圖/shutterstock)

假日的柏青哥店人潮滿滿,電影院和劇場帶來調劑身心的娛樂,小酒館當然也功不可沒。而礦工的家眷讓他們維持生活動力,到處可見孩童成群。65號棟樓的屋頂上有一間幼兒園,最多曾容納超過220名幼童,小小的身影穿梭在溜滑梯之間,嘻耍學習。大樓沒有電梯,這些孩子每天爬著10層樓梯上學,是一幅難以想像的光景。

無人的島嶼加速了僅存建築物的崩壞,破碎的牆垣兀自堅強。(圖/shutterstock)

在1960 年以後,日本主要能源消耗由煤炭轉至石油,煤礦業日漸蕭條;1974年1月15日,軍艦島煤山正式關閉,當時居民已減至2,000人,同年4月20日,所有島民告別家園離開,這裡就成為了猶如鬼島的無人之境。

往日記憶昇華為世界遺產 由荒島踏入御船山樂園仙境

難以想像無人島過去人口最多時,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特別行政區的9倍。(圖/shutterstock)
難以想像無人島過去人口最多時,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特別行政區的9倍。(圖/shutterstock)

無人軍艦島,加速了僅存建築物的崩壞,破碎的牆垣像是兀自堅強,堅持等著主人回來的忠犬。

三菱企業在2001年無條件將軍艦島轉送給長崎市政府,而後日本政府決定申遺,最終於2015年連同其他近代產業遺跡一起被列為「明治日本的工業革命遺產」。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風華,並以獨特形式保留的軍艦島現已是觀光資源,可由長崎港搭船上陸,不過由於有許多可能倒塌的危險建築,所以必須依循規畫路線參觀。雖然島上參觀區域不大,但船隻會繞行軍艦島,不會錯過北側高密度的住宅群景象。 (相關報導: 為何居民全數消失?50年前史上最擁擠、如今空無一人,日本最神秘的禁忌城市 更多文章

迎來觀光生機,島上卻仍擺脫不了荒涼的神祕氛圍,但也正因為此,軍艦島才能由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