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5409例、境外移入223例,總共15632例確診(包含40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5409例本土病例,為7318例男性、8076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163例,台中市1987例,桃園市1878例,高雄市1724例,台北市1575例,台南市1231例,彰化縣625例,新竹縣544例,新竹市406例,苗栗縣371例,屏東縣325例,雲林縣280例,南投縣254例,基隆市241例,宜蘭縣198例,嘉義縣184例,花蓮縣132例,嘉義市119例,台東縣71例,金門縣54例,澎湖縣38例,連江縣9例。
有關於新冠病毒於體內排出時間,近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要19天的時間,比有症狀感染者需多花5天,且其感染後2至3個月內,仍可能反覆不斷發炎。而此研究也解釋了病毒擴散中,40%~60%是由無症狀感染者所引起的,病毒殘留在體內較久,傳播風險固然從而提升。
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今日於臉書帳號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一篇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研究指出,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能力並不代表較強,相較於有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將病毒排出體內共需19天的時間,而有症狀感染者則為14天,顯然無症狀感染者將病毒排出體內所需的時間較久。
黃軒也提到,在急性期時,有症狀患者的IgG抗體(20.5)比無症狀患者的IgG抗體(3.4)還高;而在恢復期時,有症狀患者的中和抗體的下降率(62.2%)比有症狀(81.1%)的還低。
研究也指出,無症狀患者在感染後的2至3個月內,仍可能有反覆不斷發炎的狀況發生,使其IgG抗體持續上升。研究人員發現,無症狀患者的免疫系統中的發炎前期細胞素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或抗發炎細胞素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都是很低的,進而導致這些無症狀感染者,雖不會呈現明顯症狀,體內仍然持續在發炎反應。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這也解釋了為何病毒會擴散的原因,約40~60%會由無症狀感染者引起的,無症狀患者體內免疫力不一定特別好,而是因為免疫系統釋放太少激素(cytokines,使得體內的發炎反應緩慢悶在體內持續好幾個月。對於無症狀患者,黃軒以三大特點作為總結,病毒清除率較久(能傳播機會愈久)、抗體上升較慢、IgG抗體存在較久。 (相關報導: 新冠肺炎》確診後如何避免長新冠後遺症?專家公開2招保健法,這樣吃才能快速康復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