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工務局有感現今高溫空汙環境、高齡化、營建市場、公共安全、缺工缺料及行政效率等問題難度漸漸提高,在今年一氣呵成多項新政革新,並於今(23)日進行建築管理績效報告,交出今年度漂亮的成績單。 副市長李四川表示,今年建築管理朝「法規調節、行政革新」、「創新專案」、「創能經濟」、「既有房屋改善」、「營建管理維護」5大方向進行,並以17項實際行動作為友善投資環境及打造安全樂活城市的第一步。今年工務局創新突破,推動建築執照簡化作業流程,包含取消建造執照預審的初審制度,開工流程簡化等,讓執照的申請可比以往時程縮短100天,有助於帶動地方建設。今年推動無紙化審照,除了可以節省人力、時間與紙張,流程也即時公開零時差,達到行政的效率與透明化。
建管處今年多項新政 今年不動產業績增長4成創7年新高
工務局長吳明昌說,今年修正「高雄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施工期限可以延長2年,並取消全部工期不得延長超過5年限制,緩衝營建四缺的現況,讓投資開發不被間斷。今年建造執照的申請戶數和樓地板面積是近5年最高,高雄厝的申請案也達到604件22,000多戶,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郭敏能說,在建管處今年多項新政下,今年不動產業績增長4成,是近7年新高;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鄭純茂也說,今年公會整體收入增長1.4倍,這即是營建投資市場回溫的好現象。
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副譽理事長洪光佐說,市府推動「還地於民」政策落實土地正義,畸零地法令修正後,讓許多原本因為協議困難而長年卡關,閒置無法開發的土地紛紛獲得解套,高雄市議會氣候變遷小組吳益政委員也有感以往是市議會推動市政府創新,現在市政府動作幾乎比市議會還快了。 (相關報導: 小監工變大工頭 吳明昌打造路平專案市政亮點 | 更多文章 )
建管處江俊昌處長說,高雄高達46萬戶的30年老屋存在許多安全與違建的問題,鼓勵違建轉型以及協助民眾檢視建築結構安全也是刻不容緩的責任,今年違建隊輔導被檢舉的違建轉型為綠能設施或光電的案例高達47件,同時也修正處理違章建築執行要點,放寬出入口、屋頂平台等處的無壁體輕量構造,兼顧民生需求與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