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近期公布一項頗具爭議的法案,以遏制人口增長。該法案計劃讓有兩個以上小孩的人都不能在政府獲得工作、晉升、補貼以及參加地方選舉的權利。
擁有超過2.2億人口的北方邦長期以來一直面臨治理難題,在發展指數上一直排名靠後。
但專家表示,與印度全國類似的一點是,北方邦的人口增長已經在放緩。
專家們對這一法案提出反對並警告說,鑒於根深蒂固和壓倒性的重男輕女思想,「脅迫性」的二胎政策會剝奪女性的自主權,並進一步增加不安全或基於性別選擇的墮胎。
他們對該法案感到困惑,因為它與周日(7月11日)發佈的北方邦涵蓋範圍廣泛的人口政策相矛盾。
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波娜姆·穆特雷賈(Poonam Muttreja)說:「該法案與總體人口政策背道而馳,總體政策涉及了青少年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兒童和孕產婦死亡率以及老齡化等問題。」
北方邦需要生育限制嗎?
專家稱並不需要。
官方統計顯示印度人口並未爆炸性增長。平均而言,印度大多數邦的女性都比以前少生孩子,有效地拉平了增長曲線。
穆特雷賈說:「北方邦有18%的避孕需求未得到滿足。我們不應該進一步剝奪女性的權力,而應該確保她們能夠獲得各種避孕工具。」
北方邦的生育率從1993年的4.82降至2016年的2.7,幾乎減半。根據印度政府的預測,預計到2025年將降至2.1。
鑒於生育率下降,「鼓勵絶育會適得其反」,穆特雷賈補充說,因為「印度70%的人口增長將來自年輕人。因此我們需要的是非永久性的、間隔性的方法」。
在最新的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NFHS)中,印度22個邦和聯邦屬地中有19個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附近:即每位女性一生生育2.1次。(注,更替水平英文為replacement level,指同一批婦女生育子女的數量恰好能替代她們本身以及她們的伴侶。)包括北方邦在內的其餘9個邦的數據還未公布。
意識的提高、政府計劃、城市化、向上流動和更多使用現代避孕方法,都是生育率降低的原因。
世界上近半數國家的生育率正在出現顯著下降。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2070年全球的生育率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中國的生育率在2020年已下降到1.3,而印度的生育率在2016年的最後一次官方統計中是2.2。
為何現在實施這一政策?
人口學家認為,原因之一是印度各地的生育率不同。
印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蒂斯加爾邦、賈坎德邦、拉賈斯坦邦、中央邦這六個邦約佔印度人口的40%,它們的生育率也高於2.1的更替水平。這與喀拉拉邦(1.8)、卡納塔克邦(1.7)、安得拉邦(1.7)或果阿邦(1.3)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的城市過度擁擠,規劃不善,」國際人口科學研究所所長詹姆斯(KS James)博士說:「它們傳達了一種人口過剩的形象。」 (相關報導: 《經濟學人》評中國「三胎」:人民想生幾個孩子,不關你共產黨的事 | 更多文章 )
政治分析家們還認為,北方邦的首席部長尤吉·阿迪佳納特(Yogi Adityanath)著眼於明年的邦選舉。而且他希望通過這樣激進的舉動來發出一個發展議程的信號,以擺脫他作為爭議性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形象。